台東二期稻作收割 環保局籲勿露天燃燒稻草

燃燒稻田將帶來大量有害的空氣污染物質,縣府籲農民勿露天焚燒稻草,共同維護優質空氣品質。(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正值第二期稻作採收時節,台東金黃稻浪遍佈田間,環保局指出,台東縣共計約有六千四百公頃的水稻種植面積,若燃燒稻田將會帶來大量有害的空氣污染物質,影響民眾健康,呼籲農民勿露天焚燒稻草,共同維護清新優質的空氣品質。

縣府表示,好山、好水、好空氣是台東推動觀光旅遊與永續生活的重要基礎,若任意焚燒稻草,空氣污染物將嚴重影響空氣品質與民眾健康,甚至導致能見度降低、行車風險上升及火災隱憂,影響公共安全。

環保局指出,全台東共有約六千四百公頃的水稻田,隨著二期稻作進入收成高峰期,若因為露天燃燒,將產生大量的空氣污染物質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與細懸浮微粒(PM2.5)等,每燃燒一公頃稻田,即可產生約13kg PM2.5、近400kgCO 的污染物,若多筆農地同時燃燒,累積效應會在短時間內造成空氣品質明顯惡化,影響環境與健康。

環保局說明,稻草本身即是寶貴的有機質來源,建議農民可在收割時使用切碎機具,將稻草均勻撒佈於田間,並施用稻草分解菌加速分解,待自然腐化後翻犁入土,提升土壤肥力與作物產量,減少化肥使用,達到環保與農業雙贏,實踐資源循環再利用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