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警展示AI打詐成效 議員肯定科技應用

台北市議員十三日考察刑大數位科技戰情中心,並觀摩特勤中隊攻堅演練。(記者孫曜樟攝)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市議會警政衛生委員會第一召集人議員柳采葳、第二召集人楊植斗、鍾沛君及林延鳳十三日上午帶領成員,前往台北市刑事警察大隊,考察「數位科技戰情中心暨特勤裝備攻堅演練」,以瞭解台北市政府警察局運用數位科技及AI智能進行治安維護的成果。台北市警局在考察中展示近期打詐成績及相關科技偵察設備,強調未來將持續利用AI與科技設備打擊詐騙犯罪。

台北市刑事警察大隊大隊長盧俊宏表示,打詐為警方長期重要工作項目,今年十月台北市警局共查獲詐欺集團一百十二團、一千零五十一人,查扣不法所得二億二千一百六十一萬餘元,並攔阻一億四千四百0六萬餘元遭詐騙款項。

台北市警局向議員展示「數位科技戰情中心」的情資整合、大數據分析及協助偵查決策功能。特勤警力在演練中運用繩索垂降、震撼彈、空包彈,模擬破門攻堅詐騙集團據點。隨後展示「警用無人機隊」、「科技偵查設備」、「智慧警勤輔助」、「手持式拉曼儀」及「特勤武器裝備」等系統與設備。與會議員期許警方有效運用相關科技設備,打擊犯罪並保護市民生命及財產安全。

根據「打詐儀錶板」數據,一一四年十月台北市受理詐騙案件共一千五百件,其中「假投資詐騙」造成財損金額最高,達五億八百三十萬餘元。詐騙集團常潛伏於社群網站、交友軟體或通訊平台,投放大量詐欺廣告,誘騙民眾加入「投資群組」,透過噓寒問暖、長期關懷等話術建立信任關係,並以偽造獲利截圖、群組成員配合演出等手法,營造「穩賺不賠」的假象,讓民眾誤以為投資真有其事,進而投入資金。

政府近期進行普發現金作業,警方發現有詐騙集團佯裝郵局人員致電民眾,謊稱遭人冒用證件領取普發現金,再由假檢警指稱民眾遭冒名開戶涉嫌其他詐騙案件,要向被害人收取現金或黃金交付監管以證明清白。警方特別提醒,政府機關或檢警人員不會與民眾面交財物,也不會在網站上向民眾索取刷卡簡訊驗證碼,只要發現相關情形就是詐騙,民眾可撥打一六五反詐騙專線諮詢,共同守護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