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府要在中正路舊汽修廠都更建新市政大樓,以「公辦都市更新權利變換」方式進行,減輕自籌三十五億元財政負擔,市議員鄭文婷指出,招商說明會中容積獎勵後,市府分回容積小於實施者,未來商場權利金、租金全給人家,她主張自行興建,擁有完整所有權,大把資產分給別人,且建商評估七三分都不一定有人來,於市府、建商及市民都划不來。
鄭文婷說,新市政大樓容積從五百六十到八百四十,約可蓋二萬坪,未來實施商分得比市府多,從招商會示意圖看,兩棟大樓卻一樣大,是否刻意誤導?都發處長謝孝昆說,市府分回六千坪,係辦公室挑高樓層,設計高度一樣。
鄭文婷強調市府要自建,不用換算權值比,不必換算,獎勵容積也是市府的,是發起也是實施者,稱財政困難,卻將市政大樓、停六等中央補助拱手不要,省三十五億元,建商花五十一億興建,分回價值六十幾億建物,將來商場權利金、租金也不要,怎會財政困難?同時招商會上,有資深建商公開說,就算七三比都不會有建商願意來,還落得市府、建商及市民都不滿意,唯獨市長樂在其中。
市長謝國樑強調,當初決策是因為自建要五十一億元,中央補助十六億元,市府要自籌三十五億元,未來還有捷運負擔,所以用「公辦都更」方式,現在提高標準,盡量把市府分回百分之三十三提高到三十七,甚至往四十努力,價高者得,市府可以得到更高面積,如果流標再降低,說明市府非圖利建商,而是要省三十五億元支出,同時成立政風廉政平台建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