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台兵推促指管鏈結 薛瑞福:台灣須建立聯戰空間意識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遠景基金會、笹川平和財團以及印太安全研究所在台北合辦三方兵推。美國國防部前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現任印太安全研究所主席薛瑞福表示,台灣須建立聯合作戰的戰場空間意識,並且最佳化「共同作戰圖像」進而自行做出決策。前日本海上幕僚長武居智久則說,三方要有順暢溝通管道及指管系統,避免誤傷友軍或不必要的情勢升溫。

薛瑞福指出,兵推的情境想定涉及複雜指揮與管制,美國跟日本的指管系統整合有所進展,與台灣也所提升,儘管美台沒有正式邦交;但這次兵推仍發現三方在即時溝通上有落差,當在承平時期的溝通都有問題,在戰爭時期更將付出昂貴代價,台灣是美國的緊密夥伴,但沒有達到同盟程度,因此,美台雙邊須在協同、戰略、行動以及政策上有所提升。

曾任日本海上自衛隊海上幕僚長的笹川平和財團資深研究員武居智久解釋說,美日台三方要有順暢溝通管道以及指管系統,以避免誤傷友軍或不必要的情勢升溫,另,美日、美台的兩個雙邊架構,協同創建無縫架構會是最大挑戰。

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前次長、笹川平和財團常務理事兼原信克認為,過去因為中國孱弱、經濟規模甚至不及日本,十年沒有人想到會需要防衛台灣,但如今中國經濟規模已是日本四倍,現在必須更謹慎看待。日本與台灣沒有邦交關係,政府對政府聯繫相當困難,勢必要通過美日台三方的民間管道,如舉辦兵推等管道。

薛瑞福提到,環太軍演是大型國際演練,某種程度上有點簡化,以讓各方都能參與演練,台灣、日本和美國需要更好、更成熟的(演練),而台灣能否參與環太軍演是政治問題,且除了自我防衛,台灣不太可能會介入跨國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