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碇3處生態廊道 與龜同行

新北市府農業局施作石碇生態通道,讓道路邊的排水溝成了野生動物的安全通道。(新北農業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為守護野生動物安全,新北市府農業局今年在石碇區設置三處生態廊道,成為新北市第八至第十處生態廊道,結合排水涵洞環境設計動物專用坡道,讓龜類、蛇類、蛙類等小型野生動物能安全通行,避免誤入車道;農業局並攜手政治大學學生設計「食蛇龜」警示標誌,提醒用路人減速慢行,共同降低路殺事件。

農業局表示,石碇區新設置的三處生態廊道分別為「竹坑道路一、二號斜坡廊道」及「塗潭巷過路廊道」,為新北市第八處、第九處及第十處生態廊道。

農業局指出,廊道使用自然石材與植被設計,並於排水系統出口設置金屬結構坡道型生態通道,讓動物能由涵洞順利爬升至地面,該設施兼顧排水與動物通行功能,在雨季可維持水流暢通,乾季則提供動物安全穿越的通行路徑。後續農業局將視現地環境與動物使用情形,持續評估使用防滑、遮蔭及導引等設計,更貼近野生動物的實際習性。

農業局長諶錫輝指出,除設置生態廊道外,農業局也積極推動教育宣導,在石碇區永安社區辦理「與龜同行:路殺防治與食蛇龜保育工作坊」,亦於新店、土城、石碇等地校園辦理路殺防治課程向下扎根,累計約六百名學生參與,學習使用「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進行紀錄,將保育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

諶錫輝表示,新北市生態資源豐富多元,已建置十處生態廊道,未來將持續推動環境與生命教育課程,讓人與野生動物都能安全共享道路,打造友善共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