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發局輔導中小企業 成果斐然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市府經發局十七日在新營區「贏地創新育成基地」,舉辦「一一四年度SBIR&贏地&中小企業服務團」聯合成果展,集結贏地創新育成基地進駐團隊、中小企業服務團廠商、地方型SBIR績優企業,展示輔導成果及效益,也促進不同產業經驗分享和交流合作。

經發局指出,為協助青年創業、新創團隊、中小企業主突破創業與經營挑戰,市府整合融資信保、創業空間、技術輔導、資源媒合與研發補助等多項資源,提供「一條龍」創業輔導服務。

透過「青年創業及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專案貸款」協助業者解決資金缺口;「贏地創新育成基地」提供創業空間、顧問輔導與資源連結,鼓勵青年與新創團隊在地發展;「中小企業服務團」藉由專業顧問協助廠商解決技術與管理問題,並爭取中央資源;南市府也持續推動「地方型SBIR」計畫,補助廠商創新研發,加速企業升級轉型。

市府副秘書長殷世熙,曾出任經發局長,他說,市府用心推動贏地基地,幫助青年和新創團隊創業發展;也透過地方型SBIR補助中小企業創新研發、協助轉型升級;中小企業服務團幫助爭取中央資源,透過這場聯合成果展中,各領域的廠商夥伴齊聚一堂,展示各方研發成果與實務應用,期盼透過交流平台,促進不同產業間的經驗分享,激盪更多創新思維與火花,為未來創造更多合作機會。

經發局專委陳豪吉說,南市地方型SBIR計畫自一00年起至今已補助千餘案,投入超過七億八千萬元補助經費,創造超過一百十三億元產值,增加超過四千個就業機會。

台南中小企業服務團自一00年起已完成企業關懷訪視輔導二千八百多案,協助中小企業計劃書撰寫、獲得政府補助經費六億四千多萬元,今年並協助中小企業緩解對等關稅與災後復原的雙重壓力。

贏地自一0九年起已累計辦理三百多場創業培訓課程,提供二百六十次創業顧問的專案輔導,扶植四十八家新創事業運作有成,提供二百八十一個就業機會,累計創造近一億二千萬元的地方經濟效益,逐步帶動企業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