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在科技與經濟領域表現亮眼,卻在健康表現上仍有進步空間。衛福部國健署指出,多數台灣民眾每日蔬果攝取量不足,尤其上班族因外食與工作壓力導致營養失衡。儘管營養品台灣市場銷售規模突破新台幣1600億元,反映國人對健康的重視與投入,但 Nu Skin 於近日發布的《全球健康光譜指數白皮書》顯示,相較全球平均,台灣民眾的健康光譜指數仍偏低,呈現「有補,但沒補足健康缺口」的現象。
Nu Skin 透過領先業界超過20年,2,100萬筆大健康數據,分析出影響健康光譜指數的四大關鍵-蔬果攝取、生活習慣、體態管理與營養補充,呼籲大眾應透過個人化預防性的自我健康量測,讓「健康不再憑感覺」,唯有以數據為依據,才能真正將健康「補到位」。
以拚勁聞名全球的台灣人,不論在AI科技研發或全球產業競爭力上,都展現亮眼實力,但 Nu Skin《全球健康光譜指數白皮書》揭示,國人在追求卓越的同時,身體健康狀態卻跟不上努力奮鬥的自己。即使健康意識不低、營養品消費活絡,台灣的平均健康光譜指數仍明顯落後日本與韓國。這項對比顯示:「事業領先、健康落後」已成台灣人的現實寫照,若能把同等的拚勁投入在關注自己的健康管理上,將更能達到「科技驚豔、健康並進」的理想狀態。
白皮書進一步揭示,不同族群在健康管理上的落差,也反映出台灣人在忙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盲點。以35至45歲的三明治族女性為例,白天全力投入工作、夜晚兼顧家庭與長輩家人照護,看似一切井然有序,卻容易忽略自己的身體需求。若長期缺乏關鍵營養補充與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容易出現疲倦、代謝下降等狀況。唯有讓自己持續最佳狀態,才能撐起家庭與事業的雙重角色。

《全球健康光譜指數白皮書》也指出,許多注重外型與體態的運動愛好者,雖擁有良好的外表管理,但實際量測的健康光譜指數卻未必理想。「是否真的健康」已成現代人新的焦慮來源。身體的營養平衡與內在抵抗力,才是決定健康能量的根本。只是,要在短時間內全面調整生活並不容易—工作壓力、長期疲勞、睡眠品質不佳與情緒起伏,都可能交互影響健康指數。所幸,透過科學化、可量化的智慧儀器檢視自身狀態,並逐步調整作息、規律補充營養品,便能循序接近理想的健康狀態。
《全球健康光譜指數白皮書》也揭示:現代生活的高壓與作息失衡,正持續透支身體能量。根據《2024 台灣精神健康指數調查》,超過四成民眾表示自己有睡眠障礙或長期焦慮;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調查》指出,台灣成人肥胖率突破50%,創下歷史新高。國際研究進一步證實,這些看似日常的壓力與代謝困擾,正導致體內自由基累積、抗氧化力下降,使細胞「提早老化」,離理想的健康狀態越來越遠。
整合醫學專科姜冠宇醫師表示:「睡眠是最被忽略卻最關鍵的健康基礎,長期睡不好,身體就像不斷提領『健康存款』,良好的睡眠品質能有效啟動身體修復機制,提升整體抵抗力。我自己因長期出差、時差混亂與飲食不規律,在使用PrysmiO高光譜智慧掃描儀量測後,發現自己的健康光譜指數也亮起了紅燈,竟也是健康狀態亟需關照的一群,透過這次的量測,我才真正意識到瞭解自己健康狀況的重要,現在也更積極地改變生活、維持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