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綜合報導
財劃法修法大戰開打!行政院廿日將公布院版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十八日先邀各縣市政府商談地方事權分配。不過,行政院僅提供約六百字的原則性說明,卻沒具體的補助金額、計算公式或分配比例,讓地方代表不以為然,主計總處坦承少數縣市持保留意見。
國發會及行政院主計總處昨邀集各地方政府財主單位,主計總處指出,會中以簡報說明中央對地方自治事項協助架構內容,包含協助架構採單軌、二軌、三軌制,還有計畫型補助款等運用。
由於行政院提供各縣市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類,包括地方政府基本業務經費和重大建設補助。
據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會後表示,行政院在會議簡報時指出,中央補助款針對計畫型補助部分,如捷運、軌道建設仍然依據地方財政狀況,為中央補助項目,原則上並未改變,但既然原則沒有變動,為何各縣市陸續接獲已核定的重大計畫補助額度下修通知?
蘇俊賓說,這些調整動輒影響數十億到上百億元規模,對地方政府造成重大衝擊。會議上只給地方政府一張A4紙,內容空洞、沒有公式、沒有具體計算基礎,就要求地方政府背書支持,這種做法連高雄、台南等縣市都表達不滿。
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表示,新版財劃法環對台南高雄等縣市極度不公平,支持行政院再修財劃法。葉澤山強調,會議過程並無激烈交鋒,中央多提供原則性資料,且列出具體項目,對新版財劃法不公的縣市而言,屬正面訊息。
北市主計處長蘇文樹指出,以目前財劃法的統籌分配稅款,現在提撥是所得稅的百分之十一、營業稅全部,但行政院院並未透露院版要提供多少,但主計總處只聲稱後續才會公布補助辦法,會再找各地方政府開會,才會有獲配的金額。
主計總處會後透過新聞稿指出,部分縣市會中提出希望已核定計畫型補助經費維持不變,各直轄市及縣市獲配的中央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及計畫型補助款三項財源合計數,不低於一一四年度的三項合計數,人力配合事權下放、財力分級維持現制等問題,財政部及行政院主計總處將參酌此次會議意見,檢討後續分配及補助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