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為了支持、鼓勵地方創生,落實ESG之永續理念,中華民國公司經營暨永續發展協會與福邦證券公司近日組團,參訪地方創生成功案例-茶籽堂,以及茶籽堂契作農場座落的地方-宜蘭大南澳朝陽社區。協會理事長黃顯華表示,很高興看到年輕人為這塊土地的熱情付出,為我們共同生活的土地做了很有意義的事情,值得讚許與鼓勵,並呼籲協會會員及各大企業多加支持。
茶籽堂是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台灣地方創生故事」中,一個成功的地方創生案例;茶籽堂品牌創辦人暨CEO趙文豪,與父母共同創業洗劑用品事業,後來發現產品力不等於品牌力,於是開始進行品牌化經營,陸續推出以苦茶籽為核心原物料的洗衣、洗髮、沐浴、乳液等清潔保養商品,並榮獲多家知名飯店、民宿及文青旅店採用。2014年有感於社會的食安意識抬頭,開始回到原物料的溯源行動,走上苦茶油復興之路,陸續推動朝陽社區復興計畫與朝陽莊園計畫,與朝陽社區之地方創生結下不解之緣。茶籽堂除了七度獲金馬獎選為伴手禮之外,更榮獲台灣金點設計獎、德國紅點設計獎及行政院第27屆國家品質獎之「地方經營典範獎」肯定。
茶籽堂目前在朝陽社區,除了有與在地農民契作的苦茶園、更陸續打造多個生活空間,如首間土地概念店-里海生活店、茶籽堂製油所、共享辦公室-浪速計劃1等。此外,更融入地方,協助在地改造社區發展協會所經營的客來香餐廳、朝陽漁港公園。亦曾舉辦「籽弟兵計畫」,引領對返鄉、社會及土地議題感興趣的人來到朝陽社區,分享地方創生的理念和方法。趙文豪表示,歐洲的葡萄酒、義大利的橄欖油,酒莊、榨油廠都緊鄰農地,形成莊園文化,茶籽園希望借鏡國外紅酒、橄欖油的發展模式,讓苦茶油和苦茶園、製油所、產地文化、品牌相結合,打造一個苦茶油文化基地。
黃顯華表示,早期台灣城鄉發展嚴重失衡,因此上一世代的年輕人,很多人都必須從鄉下移居到城市找工作、討生活,以致形成所謂的「北漂」族群。青壯年多要到大都市打拚,把父母親留在鄉下生活,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也構成不少人心中的缺憾。現在政策鼓勵地方創生,就是希望以地方特色資源,發展出具地方特色、適合在地發展的產業,藉以留住地方人力,進而吸引人才回流,這是很好的事情。而茶籽堂的成功經驗,可做為地方創生的學習典範;其中,有機、文創、永續、地方創生等相關經驗,都是ESG範疇的元素,很有訪視之價值。
黃顯華並以其在資本市場服務逾40年的經驗,鼓勵茶籽堂要將農業企業化,要藉由資本市場的力量,打造一個世界級的「茶籽堂」,讓更多人看到土地和文化結合的地方創生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