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打造「以人為本、行人優先」的友善交通城市,台北市教育局二十一日表示,續推動學校交通安全教育,鼓勵學校可以運用青年公園之交安教學區,今年台北市再添新亮點—位於士林的「福星公園交通教學區暨地下停車場」正式啟用,成為學童體驗交通安全的全新熱門場域。
這座結合一比一真實比例道路設計與互動式學習的園區,不僅能讓孩子們在模擬街道中學會安全過馬路,更能體驗「公車司機的視角」。桃源國小江同學表示,當自己坐上公車的駕駛座,體驗駕駛的「視角」後,才了解到哪些死角是駕駛看不到的地方,以後會與大型車保持安全距離,保護自身安全。
而首座可實際騎乘的「自行車練習場」,則讓桃源國小同學透過實際騎乘自行車,養成正確的騎乘習慣與用路觀念。從學習、體驗到行為養成,交通安全教育不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而是一次又一次「從玩中學」的生活實踐。
台北市教育局未來將持續串聯校園、社區與交通場域,打造多元且沉浸式的交安學習環境。從青年公園交通教學區、福星公園交通教學區,到交通資訊中心與智慧化教材,透過這些多元且創新的學習場域,讓學生能從校園出發,延伸至生活場景中,台北正以創新教育方式,讓每位學子都能在體驗中學會「看見安全、守護安全」,一同邁向「以人為本、行人優先」的友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