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21日在大武鄉尚武村辦理第2538號保安林命名,並同步推動淨灘活動,邀請社區、學校及地方團體共同參與。現場票選結果,前三高票名稱依序為「百五米」、「港邊」、「瀧尾」,後續將啟動網路票選,選出最終名稱。
台灣保安林制度自日治時期沿用至今,以四碼阿拉伯數字作為代號,前兩碼代表縣市,後兩碼為編入順序,但一般民眾較難從數字辨識保安林位置與功能,也不易建立認同與連結。
為提升保安林的辨識度與在地性,台東分署近年推動以地方地名、歷史脈絡或慣用稱呼作為正式名稱,使保安林的功能更易理解、也更貼近居民生活。

台東分署說明,第2538號防風保安林編定於民國七十四年,位於朝庸溪出海口兩側,綿延約0.6公里,主要任務為減緩風沙、保護沿海聚落。
票選結果,提出「百五米」、「港邊」、「瀧尾」等具地方意涵的候選名稱,後續將透過網路票選,並納入在地居民的票選結果,選出最終定名,期盼為這片海岸保安林尋得最能展現地方記憶的名稱,使其自然環境、歷史脈絡與文化情感得以延續。
淨灘活動有大武鄉公所清潔隊、尚武國小師生、尚武社區巡守隊、大武美學山林巡守隊等80人參與,共同清除海岸廢棄物392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