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牽絆」跨越百年 台日防災教育合作邁向新階段

屏東中正扶輪社與袋井扶輪社近年交流密切,跨地域合作精神,使兩地能持續進行民間交流。(楊永年提供)

記者趙家麟/綜合報導

屏東中正扶輪社與日本靜岡袋井扶輪社,十一月十九日共同促成一場別具歷史意義的交流行程。屏東 20 位鄉親代表偕同發現「伏流水」並推動二峰圳、力里圳研究的屏科大名譽教授丁澈士,以及正在日本推動台日防災教育合作的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永年,拜訪袋井市大場規之市長,延續台日跨越百年的「水的牽絆」。

屏東來義鄉二峰圳與春日鄉力里圳,係日治時期的日籍木土技師鳥居信平百年水利工程重要遺產。此次交流活動,除了與會外,鳥居信平之孫,東京大學名譽教授鳥居徹也親自出席,與屏東與袋井雙方共同見證這段跨越世代的歷史相會。

屏東中正扶輪社與日本靜岡袋井扶輪社相見歡。(楊永年提供)

日本土木技師鳥居信平於1923 年完成二峰圳、1925 年於春日鄉完成力里圳,是屏東最早完工的現代水利工程。至今已逾百年,仍穩定供應農業灌溉、民生用水與地下水補注,被視為台灣近代水資源管理的基礎工程。

2023 年的百年大旱中,屏東仍未面臨缺水危機,「伏流水」的運用以及早期水圳的穩固基礎功不可沒。在台灣水利史上,鳥居信平的貢獻不下於八田與一。其工程技術與理念至今仍深刻影響屏東,並成為今日台日交流的重要基石。

袋井市長大場規之(右立者)致詞表示,將提供必要的行政協助,推動袋井與屏東在防災教育上的交流合作。(楊永年提供)

台灣屏東與日本袋井官方、鳥居家族,仍熱烈交流往來。袋井市長大場規之在此次交流活動的歡迎致詞時表示,「袋井市願意承諾,將提供必要的行政協助,推動袋井與屏東在防災教育上的交流合作。」

市長進一步說明,屏東與袋井在水資源管理、地震防災、農村發展與地方創生上具有高度共通性,希望透過制度化的互訪、研習與教育合作,使兩地的韌性治理更為扎根。

楊永年表示,屏東中正扶輪社與袋井扶輪社近年交流密切,跨地域合作精神,使兩地能持續進行民間交流、維持穩定互動平台、促成教育與專業合作、彌補官方因首長更替帶來的交流的不確定性。

百年水利工作連結「水的牽絆」穿越世代與國界,深化台日情誼。(楊永年提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二峰圳與力里圳,讓台日人士充滿連結的熱情,屏東縣與袋井市的官方與民間,共同見證並認同鳥居信平的歷史貢獻,這在台日地方外交中極為罕見且重要,可說是目前發展台日(防災教育)合作條件最佳的表徵。

楊永年指出,交流期間,雙方提出未來合作方向:包括,持續二峰圳/力里圳百年工程遺產保存、台日防災教育交流(中小學、大學、社區)之合作機制、兩地扶輪社年度互訪與青年交流、共同推動地方創生與文化記憶保存、建立台日地方層級的防災行政協作模式。

鳥居信平以工程技術為屏東奠基百年水利;百年後,他的孫子鳥居徹、屏東代表與袋井市官方再次因水而相會。「水的牽絆」穿越世代與國界,不僅深化台日情誼,也為未來在水利、防災、教育、文化與地方創生等領域開啟台日新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