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2025年台灣持續改善競賽(Taiwa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wards, TCIA)於高雄醫學大學盛大舉行,共吸引 137 家企業與機構、253 支團隊參賽,展現台灣產業對改善活動的高度重視。TCIA 是全國最高層次、最具權威性的企業持續改善交流平台,長年推動品質提升、效率增進與人才養成,已成跨產業分享成果與方法的重要舞台。
今年改善成果突破 190 億元,反映企業在流程優化、現場管理、數據應用與永續作為上的深厚能量,也象徵改善文化已成台灣產業在 AI 與 ESG 浪潮下提升韌性的關鍵基礎。競賽現場氣氛熱烈,各團隊以旗幟、口號展現活力,呈現跨產業對改善的共同投入。
今年適逢鳳凰颱風侵台,為確保參賽者安全,原訂 11 月 11 日至 11 月 13 日的決賽發表會調整為線上舉行。儘管面臨天候挑戰,各團隊仍迅速完成展示模式轉換,如期完成簡報與答詢,展現高度應變能力與專業度,體現改善精神強調的「面對挑戰仍不停止前進」。
中衛中心推動持續改善四十年來,已將改善精神深度融入企業文化,不僅提升現場管理能力,也強化組織面對市場變動時的韌性。TCIA 持續透過競賽、案例分享與跨界交流,推動改善從個案突破發展為企業長期策略,使改善文化得以持續累積與深化。
世界經濟論壇《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5》指出,「分析思維」將是未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69% 的企業視其為核心競爭力。改善活動所強調的邏輯分析與數據運用,正是企業在快速變動市場中維持創新的關鍵。
在過去一年中,參賽團隊展現跨部門協作、數據導向管理與問題解決等多元能力。許多改善從基層痛點出發,逐步推動流程與品質的整體提升。TCIA 不僅協助企業具體呈現成果,也促進企業彼此交流,使改善從專案行動深化為日常管理文化,形成台灣企業面對國際挑戰的重要支撐。
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謝明達表示,TCIA 四十年來始終扮演企業成長推手,透過制度化平台推動產業交流、累積知識並培育人才。他指出,中衛中心未來將持續推動國際合作,引進全球最新改善方法與趨勢,同時讓台灣優秀案例登上國際舞台。

TCIA 展現的不僅是量化成果,更是一股由基層至高層共同累積的改善力量。每張提案、每次突破,都象徵企業追求卓越的實踐精神,並將持續為台灣打造更具韌性、具競爭力的產業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