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勞權教育成果頒獎登場 縣府攜手校園扎根從「心」開始

竹縣府表示,勞動權益是每位公民的重要基礎,從學校階段就應培養正確的觀念,幫助青年在未來職場上能自我保護、勇於維權。(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讓青少年從校園階段即建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新竹縣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勞權教育,整合教育局與勞工處資源,將勞動權益融入教學課程,廿六日舉辦「勞權好Young 扎根校園」教育推廣成果發表會暨頒獎典禮,展現縣內各校教師與學生在勞權教育上的豐碩成果。

教育局長楊郡慈表示,勞權教育最重要的是如何落實在課程,並有效讓學生理解。不只是法規條例,更重要的是實務經驗上所遭遇過什麼困難,進而了解怎麼處理,真正能變成自我勞權教育素養。相信透過四格漫畫比賽,讓同學們融合勞權內容變成畫作,透過畫作讓孩子了解更多,希望從國中到高中,可以持續深化,讓他們在未來職場上能夠應對。

教育局指出,「勞權不是大人的事,而是每個人的事!」勞動權益是每位公民的重要基礎,從學校階段就應培養正確的觀念,幫助青年在未來職場上能自我保護、勇於維權。?

獲得教師特優獎的仁愛國中王潔敏老師與忠孝國中范鈺秋老師於頒獎典禮進行教案分享,兩位教師分別以「性別工作平權」與「薪資求償」為主題,分享如何將勞權議題融入各科教學,引導學生從實際案例中理解勞動權益的重要性。?

發表會另一大亮點為「學生四格漫畫創作比賽」,共吸引一百廿五件作品參賽。學生們以繪畫創意「說勞權」,透過幽默的對白與誇張的畫風,將打工族的心聲與職場日常生動呈現,讓勞權議題變得親切又有趣。其中,六家高中林定一同學以鋼珠筆速寫的方式、用細膩筆觸完成作品「鋼筋與汗水」,表達對勞動者辛勤付出的敬意,榮獲高中組特優獎。鳳岡國中戴宏丞同學以「輕鬆賺錢、詐騙在前」提醒青年慎防高薪打工陷阱;東興國中張筑甯同學則以「爸爸也可以請育嬰假」呼應性別平權與家庭共享的觀念,兩人雙雙榮獲國中組特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