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為朝向二O五O淨零排放目標,農糧署推動透過肥料實名制及合理化施肥,來推動精準用肥,減少氧化亞氮排放及輔導農友減少施用化學肥料二大工作重點,鼓勵使用裹覆複合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施肥成本。
農糧署指出,慣行農法常有「用肥料換產量」的迷思,但是過量施用的化學肥料會造成浪費,不僅作物沒辦法吸收利用,更會破壞及汙染環境,因此,能依作物生長需求提供養分的裹覆複合肥料便應運而生;該署在過去三年於中部地區的水稻、茭白筍、芋頭、包心白菜、食用玉米、青蔥、茶樹、絲瓜等多種作物推廣使用裹覆複合肥料當基肥施用,藉由緩慢釋出養分供應作物利用,水稻作物無須追肥,至穗肥期再施肥即可,茭白筍、芋頭可省下二次追肥次數,包心白菜等其他作物則依用肥習慣可省下一次追肥次數,農友們回饋使用效果,紛紛表示這種肥料真正足省工,輕鬆落肥輕鬆種,還降低生產成本及施肥工資,呼籲農友選用農業好幫手「裹覆複合肥料」省肥省工大利多。
農糧署表示,自一一一年開始為鼓勵農友選用裹覆複合肥料,每年每公斤補助五元,每公頃最高補助一千公斤,即最高補助五千元,期望能達成二O三O年化學肥料減半的目標;該署也持續推動國產有機質肥料、國產微生物肥料、添加國內農業資源物複合肥料減碳補助及推廣冬季綠肥種植等政策,讓農友降低對化學肥料的依賴,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維護土地健康,並促進國內農業剩餘資源循環再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