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亮談「台灣病」 央行處置得宜讓台灣經濟成長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對於經濟學人指稱台灣匯率長期遭低估,導致台灣病,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二十六日表示,央行目前的處置得宜,讓台灣整體經濟能夠順利成長。

經濟學人先前引用其編製的大麥克指數,指稱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台灣病」等多項問題,引發各界正反意見。

吳東亮在工商協進會早餐會後受訪表示,對於台灣病的問題,央行、經濟部都有說明;當然有些事情台灣自己要小心,例如如何調整經濟發展M型化的狀況,讓雙方的差距少一點,這一塊政府已經注意到,也逐步推出相關辦法。

吳東亮並指出,央行一直密切關注利率的問題,這與經濟發展有關,屬於滾動式、機動式的調整,也要觀察競爭對手及美國市場變化,至今為止,央行的處置應該還算得宜,讓台灣整體經濟能夠很順利成長,而這是很重要的議題,後續將持續關注。

對於二0二六年經濟預測,吳東亮說,基本上還是審慎樂觀,二0二五年人工智慧(AI)及提前拉貨潮帶動經濟成長,而國際四大科技公司二0二六年投資力道似乎沒有放緩,對台灣絕對是比較有利的因素,依然在AI浪潮上占有優勢。

此外,吳東亮說,行政院及相關部會提出了很多協助傳統產業措施,如果台灣M型化的差距能夠減少,對經濟成長將是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