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協力復育濱溪生態 打造蘭陽平原綠網串聯新典範

林保署宜蘭分署舉辦蘭陽平原濕地暨溪流保育軸帶綠廊串聯—崙埤生態棲地營造示範操作活動,有五十人次共同合作進行綠廊串聯棲地營造。(林保署宜蘭分署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推動「國土生態綠網」政策,強化蘭陽平原濕地暨溪流保育軸帶生態功能,林保署宜蘭分署二十七日舉辦「一一四年蘭陽平原濕地暨溪流保育軸帶綠廊串聯—崙埤生態棲地營造示範操作」活動。此次行動邀集五個單位五十人次,共同合作進行綠廊串聯棲地營造。

活動現場講解國土生態綠網理念及蘭陽軸帶串聯策略外,並進行植樹與外來種銀合歡移除工作,透過實作與交流,深化公眾對棲地保育與自然調適的認識。展現跨域合作推動生態保育的實踐成果。

活動以崙埤濱溪帶高灘地為示範區,實地進行綠廊棲地生態造林,針對關注物種及在地生物營造多元化適存棲地,並進行綠帶廊道串聯與縫補,改善河川沿岸生態結構,恢復濱溪地帶的生態連通性。根據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近期調查結果顯示,淺山、平原溪流及水圳綠帶等區域,為麝香貓、食蟹蒙及白鼻心等動物的重要通行路徑,牠們可沿著河川、水圳及綠帶,自淺山區一路移動至海岸保安林,形成「森—川—里—海」的連續生態體系,充分展現棲地串聯對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崙埤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元慶表示,透過這次銀合歡移除及棲地營造活動,讓社區更了解如何進行生態綠廊串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