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香港宏福苑大火造成重大傷亡,反映都市高樓在施工與防火管理上的安全漏洞。新北市議會王威元、林國春、林金結、洪佳君、黃永昌、劉美芳等六名國民黨籍議員今(28)日上午共同召開記者會,從裝備、統計數據、中央補助、市府現行措施等面向提出建議,提醒應加快強化高樓救災量能,避免憾事在新北發生。
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王威元議員表示,新北市人口多、高樓林立,但全市目前僅有一部能應對 70 公尺高度的雲梯車。他指出,地方要提前部署,最需要的是「確定的財源」與「可預期的調度」。因此,王威元進一步提及,中央日前提出的行政院版財劃法遲遲不願公布完整試算表,讓地方政府無法清楚知道未來實際能拿到多少財源,也無法規劃設備增購或更新時程。他說:「高樓越蓋越多、救災需求越來越複雜,但中央連最基本的試算都不公開,地方要如何完整規劃消防量能?」
林金結議員也公布新北市最新高樓數據,根據去年底統計,包括 50 公尺以上 3,444 棟、70 公尺以上 1,552 棟,且仍持續增加。他提醒市府應發布高樓救災能力盤點報告,包括車輛、設備、人力、跨區機制與應變路線等資訊,讓市民能安心。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真心希望市府與議會共同努力,避免新北發生同樣的遺憾。」
林國春則指出,中央應協助地方消防預算而不是把錢只花在印民防手冊,這手冊就花了 6,447 萬元,再加上其他對外預算、軍購加碼等數百億計畫,造成輿論譁然。「但地方政府雲梯車不夠、消防員權益沒有得到保障,這些人民非常有感。」他強調,地方救災能力攸關民眾生死,不應讓地方政府每次都「自行吸收」。林國春呼籲中央:「錢要花在刀口上。不要忘記,地方消防救援才是第一線的國安。」回顧新北市只有一台70公尺雲梯車比台北市高雄市少,各地方政府統籌款還未確定,中央把錢用在軍購沒有保障地方消防人員安全,現在今年9月開始消防人員只要任職3個月就可以請調,消防人員對地方的適應與孰悉都會影響民眾生死,中央與地方消防應該一條鞭讓地方政府有能力解決地方消防設備的問題。
洪佳君議員引用市府新聞稿說明,目前新北已列管1,339 處高樓建築,市府要求必須定期辦理公安申報及消防檢修申報;針對複合用途高樓落實共同防火管理制度;對施工中大樓,市府亦已啟動聯合稽查,以香港大火為借鏡。她提到:「市府這段時間動得很快,聯合稽查、要求防災中心強化訓練,這些方向都是對的。」但她亦提醒,外牆修繕、鷹架材料管理、避難演練等項目仍要持續追蹤,不能因為短期盤點就鬆懈,並希望市府把這次香港大火事件當作長期檢討的起點,而不是一時的話題熱度。
黃永昌議員指出,香港大火的警惕是各公寓大樓管委會要把消防設備做好,全市的大樓管委會要自救,市府也要協助各管委會對消防安全的重視及相關措施。
劉美芳議員除向宏福苑的罹難者表達哀悼,對新北市大樓的稽查建議市府要儘速執行,市府有無施工中大樓的稽查制度,尤其住辦混合區的大樓有無合格消防,市府應該要有制度,不能等事情發生才來檢討,智慧防災中心不僅在高樓要做,在中小型大樓也要做,劉美芳提出三項具體建議,希望市府納入嚴格稽查鷹架外牆材料要用防火材質、施工期間不能封閉阻斷逃生通道、夜間施工大樓要安排巡查人員。共同防範火警可能發生的因素
六位議員最後共同強調,香港悲劇提醒我們,高樓城市的每一次疏忽都可能是大災難。新北是全國人口聚集地,設備、人力、稽查、中央補助都要同步強化,才能守住市民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