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國榮/鹿港報導
鹿港昔日文人墨客吟詩誦對聚會場所的十宜樓,昨開工展開修復,總經費斥資四千五百萬元,預計明年十月完成。
清朝時期鹿港八郊之一的廈郊商,商旅必經景點的九曲巷,在金盛巷路段,橫越東西座向兩棟建築體中間,抬頭可見一處平台建築,就是鹿港的「十宜樓」,十宜樓又稱「跑馬樓」,是鹿港八郊中廈郊的經貿處。
這座位於中山路一四七號與一四九號約二百年以上的豪宅,是鹿港早期長條型街屋的典型之一,建築前段為二坎二進一院的建築格局,後段連接左右共三間房屋相通,室內樓井、彩繪、木雕裝修精美,建築年代為清乾隆嘉慶時期,是廈郊商行慶昌陳家的宅第,早期由慶昌行到意樓「慶昌一條街」,創造出廈郊的盛景。
縣長王惠美表示,傳奇古豪宅庭院深深深幾許中,兩戶面積長三十六點四五米,總地坪三百七十平方公尺,感謝屋主陳家與莊家的後代配合,完工後,民眾可進入參觀先人的古宅第,見證廈商當年生活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