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藏無盡,勤勞資有生;念哉斯意厚,努力事春耕。
這首口耳相傳近百年的小詩,歌詠大地寶藏無窮,
唯有勤勞耕耘方能供養一生。
本文作者/黃宗義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
台南大學兼任教授
‧全國美展評審委員
‧臺南市美術館典藏委員
‧臺南市傑出藝術家
農業社會人們配合季節變化,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年復一年生息循環,春耕最適當的時機是驚蟄以後清明之前。春雷初響,寒冬蟄伏的動物驚醒,植物開始萌芽生長。春分介於驚蟄與清明中間,努力事春耕就是〈深耕〉,深耕易耨典出孟子勸梁惠王施行仁政,則仁者無敵。古人務農為主,比起現代人生活相對單純,民主社會的深耕,意指為人應當務實、腳踏實地、Down to Earth。進入地球村時代,各行各業競爭激烈,公私機構的深耕(Deep plowing)計畫形形色色,彌天蓋地,一旦流於紙上作業,則有違當年孟老夫子的微言大義。
活到老學到老,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記取荀子〈勸學〉中「學不可以已」明訓,學生勤於課業,農工勤於耕種生產,通訊物流勤於搬有運無,不論勞心勞力,人人不斷精進,奉獻所能,實現「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大同理想。尤其疫疾蔓延期間,年長者顧好自己,讓年輕人無後顧之憂,把居家修行當春耕,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有道是「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期許人人努力事春耕,用春天的朝氣,以同心團結的正能量,轉化疫情危機,平安度過人類大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