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舊金山1日專電
留美台灣揚琴演奏和作曲者謝惠如,以創作曲拿下印度泰戈爾國際電影節3個配樂獎項,另以流行歌曲獲美國曲目音樂獎。
「追逐」是謝惠如4月份獲得「泰戈爾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配樂獎的原創曲目。「追逐」這兩字,也象徵30歲的她與鋼琴、揚琴相遇的生命歷程。
「想介紹西方世界的人們認識揚琴這個樂器,將揚琴融入樂曲製作,演繹東方與西洋音樂之美。」謝惠如告訴記者,國樂的主流是二胡和琵琶,揚琴是較冷門的演奏樂器,她原本學鋼琴,10歲時揚琴「找」上她,開始了兩種練琴的人生。
成長於苗栗、在台灣受教育,文化大學中國音樂系畢業後到舊金山藝術大學取得視覺媒體音樂製作碩士,謝惠如在去年底畢業,沒多久旋即遇到武漢肺炎疫情爆發,改寫了她原以為會留在美國就業與創作的計畫。
因為疫情而返回故鄉的台灣留學生不在少數,謝惠如給自己的畢業期許是保持彈性,用一點創意找到未來的新方向,就算疫情把世界搞得天翻地覆之際,也有光明面。
謝惠如親自擔任詞曲創作與製作的流行歌曲「事與願違」,獲得3月份美國洛杉磯的「曲目音樂獎」,她第一次與來自上海的90後女歌手洪迪合作,單曲5月中將正式發行於各大音樂串流平台。
她說,曾經被電影「海上鋼琴師」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莫利科內的作品「逢場作戲」感動到無法自拔,內心澎湃不已,自覺電影配樂是她要走的路,因此決定出國進修。
她使用揚琴表演不同樂風的作品,並用揚琴創作,從參加美國校園內的比賽開始,以揚琴贏得獎學金,接著音樂作品在大大小小的國際電影節入圍、得獎,讓她慢慢增加信心,但仍有要克服的困難,因為「電影產業的音樂製作很需要人脈和機會才能談合作」。
近年謝惠如獲得肯定的獎項包括「美國金像獎國際電影節」、「洛杉磯電影節」、「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電影節」和「歐洲電影節金妮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