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首任回顧:玩弄政治遠勝政策能力

蔡政府的軍公教年改引發許多抗議。(中央社,資料照片)
 蔡總統的第一個任期即將畫上句點,回顧過去四年,在民進黨完全執政之下,蔡政府雖然以抗疫有成作收,但對應起蔡總統四年前就職演說當中宣示的「重大責任」來看,卻幾乎每項都是「沒有完成的答卷」;另一方面,蔡政府又竭盡所能鼓動民粹,讓她贏得連任選舉。總體而言,蔡政府操弄政治的功力,遠勝於執政的能力。
 猶記蔡英文發表當選感言時,要求民進黨人「謙卑、謙卑、再謙卑」;五二0就職當天,蔡總統指出,「未來的路並不好走,台灣需要一個正面迎向一切挑戰的新政府,我的責任就是領導這個新政府」。這些文青式的語彙,的確打動了許多人的心。
 然而,她就職之後任用的第一任閣揆林全就組了一個「老藍男」內閣,立刻讓人發覺,原來這麼擅長打選戰的民進黨,竟然毫無執政準備,以至於籌組不出一個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完全執政架勢的內閣;緊接著,蔡政府端出的政策每每朝令夕改,政策「髮夾彎」竟成常態。蔡政府就這麼踉踉蹌蹌地走了四年,即使快到終點時朝野肯定抗疫成績,但紓困又亂成一團,老百姓怨聲載道卻又何奈!
 再回頭看看蔡總統四年前的宣示,恐怕會讓人更驚覺四年來竟然恍如「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今不如昔。即以她在就職演說中首先提出的年金改革問題,軍公教年改不但讓街頭抗議無日無之,甚至成為衝擊台灣中長期經濟動能的負面因素。勞保年改毫無進展,導致勞保基金破產年從二0二七年提前到二0二六年。
 蔡總統嘴上將勞工稱為「心中最軟的那一塊」,但一個「一例一休」不但讓許多勞工加班費減少,勞工的總工時卻還是全球第四多,甚至有些中小微型企業因此歇業。雖然蔡總統口口聲聲說台灣經濟是二十年來最好,但竟有將近七成的勞工達不到平均薪資水準;四年來二十歲至二十九歲人口失業率,也還是在百分之十九左右;非典型就業人數持續攀升,去年五月更達八十一點九萬人的歷史新高。這種勞工施政成績單,難道蔡總統看得下去?
 蔡總統在四年前就職演說還提到人口老化、出生率低落的問題。但四年來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腳步沒有停下,但是衛福部卻警告八年後恐面臨長照基金收支不平衡的危機。二0一五年台灣新生嬰兒人數為二十一萬三千多人,之後逐年減少,去年只有十七萬七千多人。這顯示,蔡政府在這兩方面不但對策失當,甚至任其惡化!
 蔡總統四年前提到「司法已經失去人民的信任」,就任後並大張旗鼓地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但是,日前殺警案嫌犯被判無罪,豈不是又激起強烈民憤?這就是「得到人民的信任」嗎?蔡總統四年前提到「財政並不樂觀」,但連同在民進黨完全執政之下可望通過的第二期前瞻計畫特別預算,蔡總執政四年特別預算舉債將破兆元,這樣的財政就「令人樂觀」了嗎?
 再者,蔡總統不惜以兩岸關係為代價,採取親美友日政策,但美國政府仍不願為我參加WHA提案,日本重新以行政船驅趕台灣漁船。試問,這對台灣是得?還是失?
 儘管蔡政府諸多施政讓許多台灣民眾快樂不起來,但蔡政府藉由「轉型正義」之名打壓在野黨,藉由「維護台灣主權」之名挑動仇陸情結,藉由「中華民國台北」之名大打台獨擦邊球,這些政治手段都成了蔡總統獲得連任的法寶。這些豈不都印證,蔡政府玩弄政治的功力,遠勝於執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