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花蓮大地震,花蓮石材廠石材碎裂破損,在地圖文創作者Duncan結合藝術家王標、林立仁、葉權賢,以損壞之石材創作象徵重振精神的公共藝術作品「拼回來」,昨天在自由廣場發表,供民眾觀賞。
高三點二公尺、寬一點八公尺石雕「拼回來」,用了近二十公噸的石板、堆疊一百五十層成方柱體,之後再進行雕刻Duncan公仔往上爬的動作,並放上最後一塊石板,象徵花蓮受傷了也要「拚回來」。昨天發表會中,花蓮市長魏嘉賢也頒發「拼回來」微縮模型給捐贈者莊子壽與Duncan,另頒發感謝狀予拚回來團隊。
王標表示,「拼回來」的製作過程艱辛但有意義,從前期設計、石材揀選、打磨,由於石雕的堆疊工法從未用過,包括大理石、蛇紋石等硬度不一,在堆疊時必須一試再試,還要評估耐震度並評估放在公共場域是否安全等因素,前後約花費兩年才完成。
此外,工作團隊也與在地「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技術合作,首度嘗試應用3D列印輔助石雕創作。整個創作過程也拍成紀錄片,民眾只要在裝置藝術的說明告至牌中掃瞄 QRcord即可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