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在地文學作家圖像展 第27檔「駱香林-淨土牧歌」揭幕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第二十七檔「駱香林─淨土牧歌」,即日起在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展出。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昨日辦理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第二十七檔「駱香林─淨土牧歌」揭幕茶會。現場邀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吳冠宏教授、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黃憲作教授、作家邱上林及文史工作者葉柏強一同與談。
 文化局副局長曾之妤表示,她從「花蓮縣誌」而認識駱香林,先前文化局美術館曾設「駱香林館」展示其作品及奇石,。駱香林對花蓮地方發展史有相當大的貢獻,本次可分別透過文學家及文史工作家不同的角度來分析駱香林生平及作品。
 吳冠宏表示,東華大學老師顏崑陽、楊牧及陳黎等籌辦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時,交付他探訪駱香林,從此開始探索這位大人物,很感謝當時的機緣。駱香林是全方面的文學家,帶起花蓮在地的文學,不管賞石、民間講學及攝影畫都有深刻的貢獻。
 邱上林說,從學生時期就常常從老師口中提起駱老,印象深刻的是駱香林與名畫家溥心畬共同創作「花蓮八景圖」及「花蓮八景詩」,造成當時社會極大迴響,可說是推動花蓮觀光的始祖。邱上林憶起民國六十六年七月,大學剛畢業時因緣際會下至「臨海堂」拜訪駱香林,一行人坐在池邊暢聊,當時駱香林向他介紹奇石,他感到相當有趣。
 黃憲作教授曾出版三本關於駱香林的書籍,他表示,鮮為人知的是,駱香林還是古琴家及書畫鑑定家。最值得一提的是駱香林的學習精神,他六十六歲才開始學習攝影,甚至自行摸索出各種創意。駱香林人生最失意時,在花蓮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透過駱香林的作品可看出他對花蓮的認同,稱花蓮為一片「淨土」,也是他留下最重要的無形資產。
 本次特展即日起至八月二十五日止,除於文化局圖書館展出,也在全縣十三個鄉鎮市圖書館同步展出作家駱香林的相關資料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