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桃美麗風采

 文/攝影 潘憲榮
 初夏,偕內人登新店和美山,在山徑旁邂逅幾株盛開的月桃,成串白色花朵如小鈴鐺在風中搖曳,飄送著淡淡花香,讓人不禁要多看幾眼。月桃是大家相當熟悉的植物,不論在山間、田野或公園,經常都能發現它的身影,駐足觀賞,饒富逸趣。
 月桃連結童年的記憶。看到月桃,總會想起小時候,每逢端午節,母親包粽子的畫面。「包粽子囉!」家人一起分工合作,先洗淨月桃葉,水煮約二十分鐘,晾乾後就可用來包粽子。母親包粽子的手藝十分精巧,雖然月桃葉梗較粗硬,但母親都能包出有稜有角的粽子;用月桃葉來包粽子,淡淡葉香十分誘人,尤其是下鍋水滾時,滿室生香,令人垂涎。「好了沒有?」大家守著大鍋子,期待品嚐可口美味的月桃粽。
 歲月流轉,包月桃粽和母親的身影依稀緊密連結,時隔三、四十年,雖然母親已辭世,但這種幸福的滋味依然在記憶裡飄香。有一回旅遊台南,看到一位阿嬤在賣月桃粽,趕緊買了兩個,品嚐那份迴盪在腦海中的美味,心中滉漾著難以言喻的小確幸。
 看到日光浴中的月桃莖,讓人格外親切。旅遊屏東霧台。有一家石板屋外的庭院曬滿月桃莖。「我家阿嬤已九十幾歲,從年輕編製月桃包到現在,越編越有興趣……」「真是漂亮!」仔細端詳,每一個包包的編工都非常精緻,由於月桃莖頗為強韌,是編製涼蓆與包包非常好的素材,內人挑買了幾個。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品項是阿嬤自己收藏用,非賣品,只供觀賞,不販售。這種逐漸消逝的手工藝品,真是難得一見,月桃製品散發著古樸的鄉土風味,絕非奢華的時尚物品所能比擬。
 功能決定存在的價值。隨著科技的進步,月桃的效用廣泛被開發,旅遊嘉義,特別去造訪「月桃故事館」,探看植物觀光工廠之美。「嗨,你好!」入口處月桃仙子、月桃勇士公仔,熱情迎接眾人到來。「請用茶!」入口處提供月桃茶,啜嚐一口,淡淡芬芳融合著鄉野風味。「好精美的繪圖!」入口大廳,繪製有月桃生態圖,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勾勒出月桃從幼苗、含苞、結果……等過程,月桃的用途真廣泛,幾乎整株都有價值,除了葉子可包粽子,莖可作為編織素材外,花朵亦能萃取香料……;館內洋溢淡淡芳香,讓人彷彿遊賞在田野間。
 植物的世界充滿奧祕,看著一株株生意盎然的月桃,彷彿訴說著:「生命的可貴在創造被利用的價值……」。月桃,值得人類珍惜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