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老舊建物多,不時傳出有外牆牆面磁傳等物剝落而砸傷人車等事件;北市府建管處二日表示,為維護外牆安全,由民眾或里辦公室、里幹事巡查通報建管處,且經勘檢建築師評定為D、E等級具有潛在危險疑慮的建築物,限期一個月內改善完成,逾期未改善,依建築法處六至三十萬元罰鍰;但對自行修繕完成,則得以實支實付方式,補助「吊車費」及「外牆飾面施作費」兩項,每棟上限為十萬元整。
台北市政府正視老舊建物外牆安全,建立民眾自主維護管理意識,訂定「臺北市建築物外牆飾面剝落申請修繕及補助費用作業要點」,對於外牆飾面剝落者限期修繕;具潛在危險對象輔導修繕並予適當獎勵。
建管處指出,自一0四年至今,列管判定屬D、E級建築物外牆剝落案件,計一一三0件,已改善案件數一0七0件,完成率達九十四點七%,同時間核發三二四件修繕補助,補助金額達新台幣一二二四0四三二萬元。
建管處指出,經統計,針對轄內目前已逾改善期限的廿六件尚未完成修繕建築物,基於維護公共安全,近期將依建築法相關規定處以新臺幣六至卅萬元罰鍰,連續處罰至改善完成;且要求依外牆申報辦法規定,自評定通知送達之日起六個月內辦理申報。
建管處長張明森強調,建管處為提供外牆修繕相關訊息服務,民眾可至建築管理工程處官網宣導專區─建物外牆安全─修繕專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