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環太平洋國際廚藝大賽

社會組評審在決賽前向晉級決賽的選手揭開神秘食材箱、選手立即要用神秘食材箱的食材。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今年因為新冠疫情爆發,世界各國的廚藝比賽紛紛停辦,往年台灣餐飲科系學生及專業廚師出國參與新加坡、德國、澳洲雪梨、甚至中國大陸等國際廚藝競賽,履履傳回捷報。而作為全世界中華料理精粹與美食匯聚之地,台灣國內卻沒有國際賽制規格的比賽,供國內及海外選手參與比賽,實乃台灣觀光美食界一大憾事。
 今年第二屆將有來自全國各地22所餐飲科系、上百位學生組隊參加學生團體組比賽;社會個人組則有喜來登酒店、礁溪寒沐酒店、檀島茶餐廳、頂鮮101餐廳、花蓮遠雄悅來飯店、紫金堂、川門子、泰讚泰式料理、新東南海鮮餐廳…等知名飯店餐廳廚師報名參加。

學生組參賽選手專注比賽、對餐飲的熱情展現無遺。
 本屆廚藝大賽籌備委員會主席、也是具有國際廚藝評審資格的美食家梁幼祥表示:「社交距離可能讓餐飲門市的服務降溫;顧客轉向外帶外送餐點、也少了食器幫襯和盤飾的視覺感觀;用餐環境氛圍占據顧客滿意度的比例也降低,剩下的只有「好吃」了。」
 當食品安全成為市場及法規基本要求,再多強調食材調料的安全健康,也只是競爭力的起跑點而已。李前總統指定御廚、現任頂鮮101餐廳廚藝總顧問林炳章亦表示:「不論高檔食材或平民小吃,外送到家的,都是「餐盒」,而打開餐盒的當下,正是餐飲業者真正面臨的考驗。香味、口感、入味、食材的搭配、以及調味的適切,成為餐飲競爭力的關鍵。」

社會組晉級決賽-鳯凰荔枝玉荷包_林口福朋喜來登酒店。
 第二屆環太平洋國際廚藝大賽,預賽將以生活日常中最常用、最簡單容易取得的食材「雞蛋」作為指定食材,考驗選手的創意和功力。雞蛋是每個人最容易、最便宜而且可以每天都吃隨手可得的營養食材。但要把雞蛋料理的好,把雞蛋的特色料理出來,這每天都吃得到,看似容易的烹飪工作、其實卻是一件充滿了技藝與學問的事。誠如「蕃茄炒雞蛋」這麼簡單的一道菜,美食家梁幼祥說:「在市面上能把番茄炒蛋、炒的好吃的餐廳沒有幾家!雞蛋要搭配什麼副食材更是考驗廚師,對創作味型、搭配得宜、烹調應用,調味藝術、擺盤技巧⋯⋯諸多的考驗。」
 社會組新東南海鮮餐廳代表參賽選手製作的「蛋蛋的相遇」,在同一盤子裡,僅僅運用蛋黃和蛋白、或蒸、或炸、或烤,同時呈現雞蛋的五種樣態與口味;初芯初蒔餐廳代表參賽的選手製作的「陽光、空氣、花和水」,用夏季盛產的火龍果打成汁舖底、搭配煎過的蛋皮融入蝦漿;林口喜來登酒店代表參賽選手製作的「翡翠琉璃玉」,將雞蛋與雞肉凍結合出晶瑩剔透的視覺與相互融合的口感,都驚艷了在場的試吃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