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於湯德章紀念公園內的國父銅像,市府有意移往桂子山置放,不過議會國民黨團已經表態不同意,將提案改移往台南公園。國民黨副秘書長、議員謝龍介表示,銅像放在中山公園,既無意識之爭,也是保存文物的妥適作法。文化局長葉澤山回應,台南公園現具有文化景觀的文資身分,設置銅像須待文資委員會審議通過。
二0一四年時,市府有意拆除位於圓環內的國父銅像,後發現銅像並非捐贈,而是由市府編列預算邀請留日藝術家劉獅製作。為更了解國父銅像來龍去脈,謝龍介調出台南市議會第六屆第二次定期大會議員提案,指在國父百年誕辰時(民國五十四年)應設置銅像緬懷,共耗資新台幣三十萬五千餘元,當時議會決議設置在中山公園,然最後改設置在民生綠園(今湯德章公園),市府理由為該地點易被眾人看到。
謝龍介說,至民國一0三年遭人拉下時,銅像已經在當地矗立五十年,後來被蔡丁貴等人以粗暴方式拉下,經修補,如今放置在文化局柳科典藏中心。
謝龍介說,孫中山創立中華民國,若無中華民國,就保護不了台灣,中華民國的創立者應受到很好對待,若改擺放在眷村,對國父有點不敬,因為眷村是後來跟日本人打仗、撤退後才有的文化。
文化局原欲於二十一日邀請國民黨團前往水交社會勘,因計畫生變,因而喊卡。黨團書記長王家貞表示,謝龍介當年參與守護銅像行動,黨團認同他的建議,將提案建請銅像移回台南公園。
謝龍介強調,孫中山銅像為有價值文物,原應回歸民生綠園,如今綠園改回大正公園原貌,那就退回當初府會之間的決議,放置在當時的中山公園,也就是如今的台南公園,既無意識之爭,也是保存文物的妥適作法。
葉澤山表示,尊重國民黨意見,台南公園具有文化景觀的文資身分,欲設置銅像須經文資委員會審議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