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臺灣獼猴危害農作,新竹縣政府農業處依據農委會「防治臺灣獼猴危害農作處理行動計畫」,為受到台灣獼猴危害農作物所苦的農民,提供防治驅趕小組,及補助架設通電圍籬(電網)二種防治措施。
縣府表示,在柑橘園架設高壓低電流電線圍籬作為示範區,利用電擊入侵果園之獼猴,達到阻攔效果。今年度持續輔導農民於果園設置電圍網設施,防治獼猴危害農作物,農民架設面積只要零點二公頃即可申請補助,中央加縣府最高補助四點五萬元。
縣長楊文科表示,原鄉五峰、尖石等地區,每逢水蜜桃、柑橘、梨子、柿子等大宗經濟果樹產季,屢有臺灣獼猴危害農作物通報案例,為此農業處在以不危害猴群保育前提下,提供科學、專業及人道方式進行防治作為,適度降低高衝突區域的獼猴為害,盼減少農作危害情形。
農業處長范萬釗表示,由於大多數原鄉地區山區栽植農作物區域與臺灣獼猴活動區域重疊,因此作物常遭受獼猴入侵取食。對此,農業處成立防治驅趕小組,在獲得農民通報後,以及在農作物採收季、成熟期前,會加強熱點區域巡邏,發現受獼猴侵時,以鞭炮、擴音器等驚嚇方式,達驅趕猴群效果。
由於人類對於獼猴對待或處置方式錯誤,致使人猴衝突不斷,未來縣府也將在本縣獼猴高危害發生區域,進行相關保育教育宣導工作,建立民眾危害防治正確觀念,在野外切勿接觸或餵食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