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本土化多元處遇計畫簽署合作備忘錄

高雄市本土化多元處遇計畫簽署合作備忘錄。 (記者許正雄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地檢署率全國之先推動「本土化多元處遇計畫」,為擴大緩起訴藥癮者服務效益,高雄市政府昨天再邀請橋頭地檢署加入,擴大到全市卅八個行政區全面推動,透過司法、醫療及行政合作,讓緩起訴藥癮個案得到最完善的輔導關懷。
 高雄市政府是結合高雄地檢署、橋頭地檢署及九家醫療機構,跨專業攜手簽訂「高雄市本土化多元處遇計畫合作備忘錄」,宣示在高雄市全面實施,未來預期藥癮者將更有機會,獲得緩起訴回歸社區,並運用醫療處遇與社區處遇的多元協助的措施復歸社會。
 高雄市代理副市長王世芳說,高雄地檢署一0七年開始推動「本土化多元處遇計畫」,連結毒防局及五家醫療機構合作機制,今再擴大到卅八個行政區全面推動,增加四家醫療機構,透過司法端、醫療端及行政端合作,柔性輔導及強制力雙管齊下去執行。
 九家醫療機構為高雄長庚、凱旋醫院、國軍高雄總醫院、高醫及慈惠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旗山醫院、義大醫院及樂安醫院,將依據醫療機構的專業評估,讓緩起訴藥癮個案分流,協助成癮嚴重者有效運用醫療資源,而初犯或藥癮輕微者進行社區處遇,提高緩起訴輔導、教化功能,促進受處分人順利復歸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