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屆「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頒獎典禮

親善大使獎得主黃柏實、鄭翠玄與貴賓合影。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第20屆的「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The Spirit of Community Awards, 簡稱SOC) 今年很不一樣,因疫情影響,典禮雖然延後舉辦,但期間透過舉辦一系列的公益行動,包含邀請唐鳳政委等六位公益家舉辦3場「地球公益家講堂」線上講座、與20屆SOC得主們的線上交流會、到由歷屆得主共創舉辦的第20屆頒獎典禮,從理念倡議到具體實踐,除了肯定得主們在志願服務上的付出與努力,也展現「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長期投入服務推廣累積的豐沛動能,從線上到線下,開啟疫情時代的公益行動的新思維與對話。

第20屈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得主與歷屆得主合影。
 在臺灣推動滿20年「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許多優秀青少年都已成長步入社會。本屆活動擴大集合歷屆獲獎者的專業與資源,打造溫暖充滿正向力的頒獎典禮。其中,包括典禮主持人、專業攝影、講師、文宣設計及志願服務推廣影片製作等,都是由歷屆得主共同參與及策劃,為此獎項平台創造更多跨世代交流機會,也讓社會看見青少年志願服務的價值與改變,為後疫情時代增添許多溫暖且堅定的力量。
 另值得一提的是,第20屆「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的獲獎同學於疫情期間主動出擊,來自新北市的國三自學生黃柏實和夥伴協助藥局口罩販售的秩序維護;秀水高工的王傳程持續參與街友關懷,提供民生物資及倡導防疫知識;蘇澳海事鄭翠玄與婦幼協會共同出版刊物,將台灣文化、法律及在地風情等內容整理翻譯,在經濟動盪之際,希望幫助減少種族隔閡,幫助新住民融入台灣生活;花蓮高商羅懷恩擔任世界展望會青年團長,亦與夥伴們熱情推動「一個人的飢餓三十」,創新以線上及個人化飢餓體驗,號召同儕關注受疫情、災害衝擊的飢餓孩童,讓愛心不間斷。

第20屆全國菁英獎得主合影。
 保德信青少年基金會表示,疫情帶給人類新的挑戰及反思,是危機,更是轉機,促使大家重新思考與自然、土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開創新公益服務方式,而公益、志工與網路連結,也將會是疫後的「新常態」。保德信青少年基金會於防疫期間以遠端視訊方式,鼓勵青少年志工分享志工經驗交流。另和社企流合作舉行「地球公益家講堂」線上課程,從環境、土地、數位科技三個面向探討疫情後公民行動的趨勢與作法,為台灣公益服務注入創新。希望透過本屆「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表揚交流活動,凝聚志工能量,將台灣幫助人的力量傳播世界。
 保德信青少年基金會每年舉辦「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至今已20年,鼓勵超過7萬名青少年投入志願服務行列。此獎項在台灣、美國、日本、愛爾蘭、印度、中國、巴西皆有舉辦,鼓勵青少年邁開青春步伐從事志願服務,以自發、互動、共好的力量串連世界,創造嶄新善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