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次長訪泰雅族國小

教育部次長蔡清華,國教署長彭富源,訪視泰安鄉汶水國小,次長在射箭場試射。(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苗縣汶水國小位於苗栗縣泰安鄉汶水溪旁的圓墩部落,全校89%的學生是原住民泰雅族,因此傳承泰雅族傳統文化及技藝為該校重要的課題,近年更是努力推動民族教育課程,發展在地優勢,在黃秀英校長帶領下,自一0五年度起辦理暑假夏日樂學課程,並榮獲一0五年度夏日樂學課程組優等獎。
 教育部蔡清華次長與國教署彭富源署長、本國語文推動會、本土教育會委員一行人,昨日赴泰安鄉汶水國小訪問,受到副縣長鄧桂菊、教育處長邱廷岳及全校師生熱情歡迎。
 學校雖然位處偏鄉地區,全校僅五十四名學生,但長期推動原住民族文化教育,重視母語文化。蔡次長、鄧副縣長與學生一起首座編織,更化身泰雅勇士製作陷阱、射箭等傳統打獵文化器具,與孩子們共同體驗許多特色課程,現場氣氛熱絡。

教育部次長蔡清華,國教署長彭富源,訪視泰安鄉汶水國小,次長在射箭場試射。(記者葉蒼秀攝)
 副縣長鄧桂菊表示,學校座落在人文與自然匯聚之地,運用其優勢的條件,連結社區力量以泰雅傳統文化為核心發展狩獵文化、小米文化、瞭解泰雅族文化歷史及原民傳統生活方式。將本土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讓學生融會貫通,這才是教育真正之目的;也代表徐耀昌縣長期待教育部能對苗縣教育投入更多支持,讓偏鄉的孩子能夠獲得更多學習資源。
 蔡清華次長強調,教育部近年持續利用暑假推出「夏日樂學」計畫,秉持「暑期增能,做中學習」宗旨,邀集各領域專家、藝師、耆老、與部落文化工作者授課,增進學生學習興趣。重視引導師生自然而然地使用本土語言,體驗在地文化,促進對族群文化的了解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