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棲大排魚屍曝曬 初判熱死

梧棲大排出現魚群暴斃,上千尾魚屍布滿河岸邊,散發陣陣惡臭。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梧棲報導
台中市梧棲大排死魚屢見不鮮,又見大量魚群暴斃,魚屍布滿河岸經過烈日曝曬,變得腫脹且散發陣陣惡臭,嚴重影響環境衛生,台中市環保局十三日下午派人到場清除上千尾的死魚,初步研判是天氣太熱,水位又低,造成水中溶氧量低,是造成魚類死亡的原因。
梧棲大排是梧棲地區主要排水溝,從沙鹿與梧棲交界一路流經梧棲至台中港,長達五公里,近年屢次發生群魚死亡,梧棲大排沿岸住戶指出,梧棲大排中華路橋兩側河邊沿岸十二日就被發現上千尾吳郭魚翻肚浮出水面,由於烈日曝曬瀰漫著死魚的臭味,嚴重影響環境衛生,民眾質疑是工廠利用下雨天偷排廢水所致,要求環保局追查汙染源嚴懲。

暴斃的魚類大多是吳郭魚,由於吳郭魚對環境適應力很強,民眾認為應是水溝水質惡化嚴重,才會造成突然暴斃。 (記者陳金龍攝)
台中市環保局表示,該局派人查看,發現最近天氣太熱,梧棲大排水位低,溶氧量不足,是導致魚類死亡的原因,已聯繫水利局儘速打撈魚屍,避免影響水體及鄰近環境品質。
環保局海線稽查隊表示,梧棲大排是該隊重點稽巡查對象,該隊人員前天巡查時即發現梧棲大排出現死魚,經採水化驗,發現水中溶氧量僅零點七毫克,遠低於標準的二毫克,疑因天氣炎熱,加上上游水閘門未開啟,水量不足,造成溶氧量不夠,導致魚群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