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援會促正名慰安婦-軍事性奴隸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投入慰安婦服務與倡議近三十年的婦女救援基金會十四日提出兩項訴求,包括在國高中課綱與教科書慰安婦一詞,正名為「慰安婦─軍事性奴隸」;要求日本政府為迫害女性成為慰安婦的史實道歉。
 婦援會昨天上午召開「歷史不能被抹滅,真相不能被遺忘」記者會,提醒社會大眾勿忘慰安婦議題。出席者有公部門與民間團體,包括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等。
 婦援會董事長葉德蘭說,每年國際慰安婦日都是提醒所有人慰安婦歷史的日子。對於性暴力倖存者面對的壓力,婦援會能夠給予慰安婦的服務只能稱作微薄;但她們從這過程中綻放的韌性以及對自己生命的和好,這些經驗都值得大家學習。
 葉德蘭說,今年國際慰安婦日,婦援會有兩項訴求,一是國高中課綱、教科書中的慰安婦名詞,應依照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定義,正名為軍事性奴隸。婦援會期盼未來能在不同版本的教科書,都能詳細記載「慰安婦性─軍事性奴隸」的史實。
 目前台灣所知仍然健在的慰安婦阿嬤只剩兩位,婦援會執行長杜瑛秋表示,兩位慰安婦阿嬤雖已近八、九十歲,婦援會希望能夠翻轉了大眾的的偏見與歧視。
 至於第二項訴求,則是要求日本政府為迫害女性成為慰安婦的史實道歉。葉德蘭說,若日本政府對當時台灣人民做出的人權迫害能認錯道歉,對於他們申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勢必有很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