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我們與未來的距離.藝術中的宇宙」台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論壇,十五日在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登場,以原民性與未來性等四個主要議題進行討論,邀請國內外策展人、專家學者以跨領域與跨地域的學術研究,從台灣原住民的歷史社會、工藝技術、生態哲學、藝術潛力、當代藝術創作互相激盪,提出不同面向的探討,展開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與國際的對話交流,進而重新理解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蘊含的思想體系與實踐脈絡。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主任曾智勇表示,一九八0年代以來,隨著民主化的浪潮在台灣展開,原住民族運動也風起雲湧,漸次興起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各個層面上的民族復振。
而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扮演著時代傳動器的角色,從傳統維護與創新,到文化母體的認同和新興生活型態的衝擊、原鄉與城市的再銜接,以及原民性與人類未來的探索,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當代藝術家們更將自己置身於大時代轉變的漩渦之中,反思並見證各種衝突力量的交互激盪,與殖民廢墟中未來生命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