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之禍福

台南一中1年11班 ◎謝景勛

人工智慧時代即將展開,目前的發展對人類的生活來說是有益的,不過仍有許多人擔心,究竟未來不斷進步的人工智慧對我們普羅大眾是福或是禍?
我認為在它們尚未能自立思考的情況下,福禍取決於使用的方式。
將人工智慧用在醫療輔助上,我認為是福。現階段已有機械手臂的達文西手術,即專門開微創的手術,在細微的環境下,機器的敏銳度絕對高過人類一籌,只要在患者身體開個小小的傷口就能進行手術,誤差極低的機器手臂,比傳統手術更有效率,絕對是醫生們的好幫手。
用在工廠、家庭、服務業上,我認為福禍參半,人工智慧的行事效率絕對勝過人類,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不會罷工等優點是福;但,它們也搶走了人類的部分工作,這是最大的災禍。在家庭中,人工智慧可以幫忙做家事,讓我們可以有多餘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是福;但太舒適的生活,會讓人類走進懶惰,由機器人幫我們打理所有平日最花時間的工作,使我們無所事事,這絕非人類的福音。但,人類若能將空下來的時間、精力,花費在更具人文素養或更有創意的事務,則是更大的福。
說到工作被取代,我認為愈需要人腦的工作就不會被取代,就像醫生看診,必須因應患者的各種特殊情況,諸如生活習性、飲食習慣、情緒掌控情況等細心問診,才能對症下藥,人工智慧是依程式執行任務的,它們不了解患者,亦沒有情感,因此無法取代醫生;若是每天皆作類似事情,有一套固定程序的工作,或勞力密集工作容易被取代,勢必未來人工智慧普及的世代,以腦力及創意維生相較之下有優勢,只能付出勞力的人將無所適從。
以上皆是人工智慧在未能自主思考的情形下的因應方式,一旦它們能有自己的思維,一切就沒有那麼單純了,到時候「他」們能寫自己的程式,比人類快幾千倍,就算人類設計自爆程式,他們也許能自己破解,進化再進化,人類想挽回也來不及了,那可能會是人類的大浩劫。
這些雖然是想像,但希望人工智慧不要演變成電影《機械公敵》那類野心勃勃的機器人,人類在發展人工智慧一定要謹慎,並且顧及人類自己的權利,才能使人工智慧成為人類的助手,而不是消滅人類的殺手。

即時

庄頭劇場再臨宜蘭 朱宗慶擊樂劇場《木蘭》震撼全場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文化部文化平權...

朱:賴不該提名考試院正副院長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提出...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婦陷投資詐騙損10公斤黃金 淡水警智破狡猾詐團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一名黃姓獨居...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