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瘦肉精美豬引恐慌 議會痛批

台灣即將開放美國萊豬進口,與國產豬辨視等食安問題搞得人心惶惶。 (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引起國人恐慌,基市議會三十一日要求暫緩,多數指食安是民生也是國安問題,站在地方民代立場堅決反對,蔡政府更不該拿國人健康去與國際接軌,達成政治交易,全民心中自有一把尺。
市議員呂美玲說,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屬於民生議題,與國人健康有關,不可以變成政治議題甚至利益交換,因為沒有國民健康就沒有國家存在,甚至用幾百億基金當成慰勞豬農,但是當國家糧食被掐住咽喉,未來有附庸國或滅國之憂,隨時會被拿來與敵對國交換,所以,它是重要民生議題也是國防議題,站在基市議員立場,堅決反對瘦肉精進來。秦鉦斥,政府更不該拿國人健康去與國際接軌,達成政治交易,這在全民心中自有一把尺。
王醒之說,此案複雜涉美、中、台關係,毫無疑問就是政治問題,非地方層級討論;現在國人聞瘦肉精色變,他強調站在地方父母官應有立場,要求最到零檢出、零使用、無食安疑慮、零進口,冷凍美豬價格百公斤五千元,換言之每公斤五十到六十元,並非沒有競爭力,美豬、台豬比起來價格就是有競爭力,中央政策改不了,將來進入零售、餐飲業,進入窮人經濟循環,而市府有沒有能力檢驗萊克多巴胺在肉品中含量嗎?
莊榮欽指台灣人每人每年平均吃進三十六公斤豬肉,不反對與世界各國國際談判,但要互利互惠,而不是進口有疑慮的萊豬讓國人食用,如果政府執意要進口,建議高層先連續吃個半年,讓國人沒有疑慮,大家再跟進。莊敬聖提,國人使用豬肉比其他肉品還要多,建議中央在港口成立食品加工區,把所有進口的萊豬透過台灣人廚藝,加工做成小籠包、豬肉餡餅等,再反銷美國,這樣既有進口美豬也達經濟效益。
俞參發試問在座者,若價格沒有競爭力,有誰會主動去買含萊劑的美豬,進來後變成台下交易賣到餐廳、食品加工,搞得人心惶惶,價格一樣一定滯銷,肉到哪裡去了?吃個滷肉飯、排骨便當或是早餐店、加工食品都要擔心,搞不好和地溝油一樣,不知情萊豬吃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