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公所力推食農教育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北區公所連結樹谷文化基金會、大港國小合作推動食農教育,展開為期八週廿堂課的食農教育計畫,課程兼顧理論與實務,涵蓋農事概論、農地現場體驗、堆肥認識,讓國小學童了解食物生產的原貌、學習與自然生態永續共存。
 校園有開心農場,更有完整的食農教育。北區公所推動一0九年社區改造計畫,透過產、官、學合作,連結樹谷文化基金會、大港國小合作推動食農教育,由樹谷文化基金會帶領課程、田間管理及作物栽培,於大港國小闢地植栽蔬果,並結合學校的課網教學。
 農育講師團隊每週駐校,從認識食物原貌開始,帶領學生到農地進行實作,計畫種植的作物非常多元,包括番茄、木瓜、小黃瓜、香蕉、辣椒等。這次食農教育計畫將於十月廿二日辦理「烹飪成果發表會」,由樹谷團隊與樂齡大學長輩與學生互動,訴說兩世代的農事與食物記憶,並動手體驗親植的作物製成料理。
 北區區長李皇興表示,區公所重視學生與土地的情感連結,樹谷文化基金會亦長年致力於推動食農與環境教育,期待這次食農教育計畫,呈現多元文化、整合人才及跨域合作,引導孩子增加土地及多元文化的認同,在其生命中埋下友善環境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