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姓蒜商喊冤 收購蒜種非囤貨

林姓蒜商為自己叫屈,強調他絕不可能囤積。(記者劉春生翻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因為被疑囤積蒜頭遭雲林調查站和農業處訪談的林姓蒜商,十二日無奈指出,從事蒜頭栽種和契作已一、二十年,本身種植約十公頃的蒜頭,他沒有做進口,每年蒜頭尾季,他到四湖、水林、元長等幾個種蒜的地區去收蒜,所收購的這些本產蒜,最主要是供應下一季的蒜種之用,絕無囤積哄抬蒜價。
 林姓蒜商說,他本身也是農民,能體恤農民的需求,例如播種期栽種剩下的他也前往回收,不足的他則再補足,倉存蒜頭是用來調節種蒜之需,也等同在服務農民,沒想到竟被指是囤積完全是嘸影的代誌。
 他說,他賣的蒜頭幾乎都是固定人,他也把客戶資料提供給調查單位去查,最近蒜頭很貴,如果他想賺黑心錢,早把蒜頭在高價時賣掉就好,怎會會留存在倉庫,因為這些都是用來播種的蒜種,到目前他還四處向農民回收種剩的蒜頭,以應一個月起的播種期所需。
 蒜頭栽種期往往會遇到水災,蒜種被泡損或流失,得重新翻土二度栽種,所以他每年都必需預留四、五十萬台斤的各種蒜種,以備不時之需,昨天調查員來看的有的是農民買了暫時寄倉,等要栽種時才來運走,有的則是補種之用的預留蒜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