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土地公生 鹿港福德宮吃平安圓

鹿港福德宮南方土地公管委會依傳統古禮隆重舉行團拜大典,聖誕千秋日還提供二十斗湯圓給信眾呷平安。(記者何國榮攝)
 記者何國榮/鹿港報導
中秋節又是土地公聖誕千秋的生日,鹿港八景之一的楊橋公園,就在福德宮南方土地公轄內,信眾攜帶水果、糕餅、花生等供品來祭拜恭祝土地公生日快樂,管委會提供近二十斗湯圓給民眾呷平安,信眾捐贈五百、一千、二千元現金。
管委會主委金育中表示,前晚子時隆重舉行團拜,鎮長許志宏、立委陳秀寶、里長許勝嘉與鎮代施義成、林獻章、張雅晴等,參與依傳統古禮隆重舉行的團拜大典,縣長王惠美趕場到廟裡參拜祈禱。
金育中表示,楊橋公園內池塘除放養金鯉魚、鴛鴦鴨之外,先後完成池中大元寶、五光十色噴泉與日月滾動的「錢」水,增加靈氣與美感,噴泉每天五個階段每次十分鐘施展泉舞,在原本綺麗的風景中,入夜五光十色的噴泉,顯現出燦爛耀眼的美景,吸引民眾與進香團搶拍的鏡頭。

迄今仍有農友在中秋節飲水思源在田頭拜土地公後插上土地公枴。(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一日為中秋節,民間習俗要祭拜土地公,每個土地公廟成為各界人士膜拜祈求平安好運道的對象,香煙鼎盛。而在鄉間的田裡,一早就可見到竹枝綁著金紙插著香的「土地公枴」,相傳是方便土地公在轄區巡視,也祈求土地公庇佑「好年冬」,在科技發達的今日,部分農友仍飲水思源,保有耐人尋味古樸十足的「土地公枴」風俗,讓不少新新人類覺得很好奇,鄉土味道甚濃,也成為中秋節另一項風情。
 昨日員林市北門的「土地公頭」、大同路的福和宮和東門天龍宮等土地公廟都相當熱鬧,湧進許多民眾拜拜,大家準備應景的月餅、文旦來供奉土地公,有的甚至準備三牲酒禮膜拜,使廟前的廣場擺滿各式供品,非常豐盛。有的廟宇還準備紅湯圓、麵線給信徒「吃平安」。而在郊外稻田中,「田頭土地公」也香火不斷,農友一早即在「田頭」拜拜,並插上「土地公枴」,讓不少新新人類感到好奇。
 大饒里張姓老農表示,插上土地公枴,相傳是方便土地公出巡之用,因為土地公老了,行動慢吞吞之故。另一傳說是,田間插上土地公枴象徵有「老土地」在鎮守,那些害蟲不敢入侵。
 也有老人家表示,傳說由小孩子將土地公枴插在田頭,小孩會較聰明伶俐。土地公枴的作法很簡單,取約長一、二公尺的竹枝或茅草,上端以四方金、壽金,及三炷香綁上即可。不過時至今日,這種習俗也越來越少人去「傳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