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北投區湖山里辦公室及湖山國小共同合作,六日在湖山國小辦理「湖山國小湖山溪生態棲地營造暨螢火蟲教育成果發表會」。
昨天發表會中,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存續委員會螢火蟲專家群東亞區代表吳加雄的協助下,湖山國小的師生、田裡學友善環境協會成員將師生在今年共同飼養的四百隻「黃緣螢」幼蟲放入到改善後的湖山國小生態池、湖山溪,推估四週後幼蟲即可蛻變為成蟲,屆時將在湖山國小生態池及湖山溪重新閃亮。
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支持下,湖山國小透過湖山里長李秋霞邀請到國內螢火蟲專家吳加雄在湖山國小推動湖山溪生態棲地營造暨螢火蟲教育計畫;湖山國小校長翁嘉聲指出,吳加雄在今年五月到六月間,為湖山國小學生安排了三次課程,教導三年級及五年級的學生們認識螢火蟲及如何照顧螢火蟲,接著就讓師生飼養黃緣螢寶寶。
從六月十二日開始,湖山國小的師生每週二、五餵養和換水,每次餵食口蓋寬一點五公分的螺一顆;暑假期間,吳加雄博士的團隊來到學校的湖山溪種植原生水生植物,改善生態池植被,增加黃緣螢幼蟲棲地。
國內螢火蟲專家吳加雄表示,黃緣螢是台灣目前唯一發現一年有兩次羽化的水生螢火蟲,棲息於無光害、水質良好之濕地、溪流以及湖泊,但隨著社會經濟起飛,多數水梯田面臨後繼無人繼續耕作,使得水域漸變成陸域,造成黃緣螢棲地逐漸減少,今日很開心為水生螢火蟲再建新庇護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