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草堂是我在佳里區子龍廟的故居,也是我的血跡搖籃。家母自18歲來歸,於97高壽仙逝,大約有七十載光陰,都生活在這裡,茹苦含辛生養了四男二女。
我的母親在民國57年至75年期間,因大哥在府城創業,而搬到市區幫忙料理炊事,但仍時常返家小住。民國76年母親帶著罹患肝病的大哥回到故鄉療養,大哥病逝後,她就住在鄉下,一直到90歲時,家父往生五年後,兒孫不忍她獨居祖厝,才接到城裡奉養,我卻於民國百年因工作關係回到故鄉,又錯過陪伴母親的機會。母親於2017年冬被確診罹患胰臟癌,才一個多月便往生佛國淨土,圓滿喪葬禮儀時正逢農曆除夕,我們度過一個沒有歡笑的春節。2018流年不利,年初為高壽的母親送行時,剛屆六旬的內人已被檢查出肺腺癌第四期,同年中秋病逝,一年當中痛失兩位最心愛的女人,真是情何以堪?幸而在純樸的鄉下有童年玩伴、小學同學,甚至青年時期熟識的文友,都提供給我許多療癒的協助。
少年十八二十時,熱愛詩文寫作,當時就認識黃勁連、羊子喬等成名作家,近半世紀後重返故里,便一一尋訪,黃勁連先仔名重文壇,現已退隱山林,就住鄰庄佳里興,老友重逢無限欣喜,更牽引出許多藝文名家,今年母親節前,希望將故居定名為「春暉草堂」,得南瀛水墨書畫家黃明賢老師惠賜墨寶,乃製匾掛牌,自我陶醉一番。2017年因為子龍國小創校一甲子,校方舉辦校友回娘家活動,我們第九屆校友,特召開同學會共襄盛舉,之後有同學提議,成立同窗聯誼會,由事業有成的阿玉伯為召集人,不定期聚會,隨意小酌增進情誼,目前成員近10人,包括最可愛的班花,每次聚會都會準備精緻的美食餐點;還有黑祥,閒時喜海釣,擅烹煮佳餚,因此常在他家聚餐,當然最主要聚會所是阿玉伯的老家,他的公司在台中,故鄉也設生產工廠,每周至少回老家一次,聚餐時都買現成的美食料理,大家邊吃邊飲邊話家常,其樂無比。可惜我還在教養院上夜班,聚會時常無法參加。
今年中秋節到處可見烤肉、餐敘賞月的情景,我們子龍廟社區發展協會由里長兼任理事長,就在廟埕舉辦月光晚會,阿玉伯的家族每年中秋節都有賞月餐會,也邀請老同學參加,我因上班無法參與,經過學甲區看到平日用餐的商家都沒營業,心想只好吃泡麵了,沒料到進了教養院卻見燈火輝煌,董事長、院長、組長與夜班同仁正在燒烤,我自是加入同樂。
中秋節過後,天氣驟然轉涼,春暉草堂早晚秋意漸濃,在屋前的那棵小葉欖仁落葉滿地,黃昏時秋風掃樹枒,蕭蕭瑟瑟,這情境讓我想起宋代歐陽修的<秋聲賦>。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
風簷展書讀,悲涼秋聲賦,不知不覺間,泫然欲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