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第4座 蔣公行館變身社宅

東勢子段基地過去為蔣公行館「恊園」所在地,市府保留五棵列管老樹,維持生態與樹木生長空間。 (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推動社會住宅,「東區東勢子好宅新建工程」十四日開工,斥資三億三千餘萬元,提供一百戶優質住宅,預計一一二年底完工。市長盧秀燕表示,東勢子段基地過去為蔣公行館「恊園」所在地,為維護生態,市府保留五棵列管老樹,維持生態與樹木生長空間,只蓋一百戶,規劃六百一十坪開放空間,成為鄰里大公園。
 台中市住宅發展工程處昨天舉行「東區東勢子好宅新建工程」開工典禮,盧秀燕表示,她接任台中市長前,台中有兩百戶社宅完工,感謝前市長胡志強、林佳龍的努力。在她任內已有六百九十一戶完工,開工興建中有三千七十七戶,東勢子好宅為上任後第四座開工的社宅,另還有一千四十戶將發包,預計一一一年前,台中完工或興建中的好宅會達到五千零八戶,落實居住正義。

東勢子段基地過去為蔣公行館「▲(怡字的台改成劦)園」所在地,市府保留五棵列管老樹,維持生態與樹木生長空間。 (記者徐義雄攝)
 住宅處指出,東勢子段社宅基地原為蔣公行館「恊園」舊址,邀請閻辰昌建築師規劃設計,瑞助營造承攬施作。以「環境教育從一棵樹開始」為設計概念,以老樹為起點,串聯基地協園遺址,建築體就像一棵樹自然伸展呼吸,結合傳統三合院「埕」的概念進行垂直立體化,各層住宅單元都能連結,與老樹意象相呼應,編織成生態自然共生的「埕」市。
 住宅處說,基地土地面積四二三六平方公尺,鄰接進化路,另銜接力行路、精武路作為連通市區主要進出通道,交通十分便利。基地規劃地下兩層、地上十五層,為一棟複合混居式好宅;地面層設有店鋪一戶,二樓規劃一戶社福空間,二樓以上居住單元則提供一房型四十九戶(八坪)、兩房型四十三戶(十六坪)、三房型八戶(二十四坪)等共計一百戶優質住宅,預計一一二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