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要求標示萊劑 陳時中:有歧視味道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朝野立委關心政府可標示基改食品,為何不能標示肉品或加工品含萊克多巴胺。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萊劑是動物用藥殘留,與基改概念不同,且動物用藥很多,只標示萊劑有歧視味道,但可鼓勵廠商標示萊劑。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等五個委員會十五日聯席審查攸關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美國豬肉、三十月齡以上牛肉的行政命令,包含散裝食品標示規定、修正散裝食品標示規定第五點規定、散裝食品標示相關規定廢止案、包裝食品的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的原產地標示規定、直接供應飲食場所食品的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的原產地標示規定。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在會議一開始提出程序發言。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表示,蔡政府八月二十八日宣布開放進口萊劑美豬,但九月四日衛福部才召開食品衛生安全與營養諮議會,根本是先射箭才畫靶,把民眾健康當塑膠,要求衛福部公開諮議會的音檔。
 衛福部送審的散裝食品標示規定第五點明定,所有食品販賣業者販售以牛肉、牛可食部位、豬肉或豬可食部位為原料的散裝食品,應以其屠宰地標示其原料的原產地。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質詢時提到,加拿大早已針對肉品進行萊劑標示,台灣也應比照食品過敏原、使用基改原料食品針對萊劑進行標示,對於不想吃萊劑的民眾才有得選擇。
 陳時中說,萊劑是動物用藥殘留的一種,和基改的概念不同,動物用藥整體多達一千五一十一種、範圍太大,單純標示萊劑恐有歧視味道;全部都要標「那沒有東西可以吃了」,恐怕過度危言聳聽,尤其萊劑含量只要在限量標準以內都是安全的。他認為,可以鼓勵廠商標示萊劑,但不應強制標示。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質詢提到,明年起手搖杯飲料都要標示熱量、咖啡因、糖分、果汁含量,但進口肉品、加工食品卻沒辦法辨識有無含萊劑,質疑政府稱只標產地是自欺欺人。
 蔣萬安追問,若有混合肉品,有無辦法辨識是否含萊劑。陳時中坦言,沒有辦法用嘴巴辨識萊克多巴胺,但政府會標示產地,且立委質詢的(嘴巴辨識)是另一個命題。

即時

〈中華副刊〉什麼?

詩/靈歌 圖/王佳彬 雨需索過山後 ...

〈中華學園〉金剛鸚鵡

台中市梧南國小四年甲班   ◎童若甯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