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十月廿日為國際樹懶日,台北市立動物園的二趾樹獺「彩虹」家族,是由爸爸「小懶」和媽媽「樹葉」所組成的大家族,保育員原本依照彩虹的七種顏色來為新生寶寶們命名,去年七月迎接到牠們的第七個寶寶「葉紫」之後,在今年六月三日媽媽「樹葉」再度產下一隻樹獺寶寶,保育員決定命名方式改以「四季」來取名,因為這隻新生寶寶在夏天出生,保育員為新生寶寶取的名字為「葉夏」。
為了追蹤「葉夏」的成長狀況,保育員每週都會為牠測量體重、密切關注寶寶的成長變化,隨著「葉夏」的成長,牠的外觀也與剛出生時不太一樣,出生時為六百一十公克、毛色近深咖啡色;現在的體重已來到一千五百公克左右、毛色也開始漸漸變淡,每週的形質測量紀錄也呈現穩定成長,是個健康寶寶。
南美哥倫比亞動保團體將每年十月廿日訂為「國際樹懶日」,一方面讓大家更認識樹獺,另一方面也提升大眾對於樹獺棲地保護的意識,因近年熱帶雨林持續被剷平開發,棲息地嚴重遭受破壞,樹獺賴以維生的樹木越來越少,牠們的棲地正在逐漸消失。樹獺平時無論進食、活動、睡眠等都會倒掛在樹上,只有大小便時會從爬下到地面,而樹獺為夜行性動物,平日白天時都會在樹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