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22載 中央書局原址開幕

「中央書局」熄燈二十二年,歷經三年修復,以嶄新面貌在原址重新開幕。(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中央書局」創立於一九二七年,座落在台中市中區台灣大道和市府路口,曾是全台最大的漢語書局,是當時的文化藝術重鎮,也是許多老台中人的回憶。熄燈二十二年,歷經三年修復,十八日以嶄新面貌在原址重新開幕。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視察陳文婷、文化部視察周馥儀、上善人文基金會董事長詹宏志、中央通訊社社長張瑞昌、鏡週刊社長裴偉、遠見雜誌總編輯李建興、華視總經理莊豐嘉、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大千電視台董事長賴靜嫻、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國家圖書館長曾淑賢、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長劉仲成、台灣圖書館長鄭來長、台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台灣交響樂團團長劉玄詠、立委黃國書、文化局長張大春、民政局長吳世瑋與會。
「中央書局」熄燈二十二年,歷經三年修復,以嶄新面貌在原址重新開幕。(記者徐義雄攝)
 市長盧秀燕說,「歷史累積很緩慢,但文化消失很快速」,眾人齊力把「城市的記憶」還給故鄉,市府愛惜它、妥善與它同行。年輕時滿腔熱血,卻也有猶豫忙亂的時刻,總能在中央書局找到方向、解除疑問;在有了下一代以後,也在這裡帶領、教養她。中央書局是所有老台中人的記憶,也是她青春成長的記憶。
考試院長黃榮村、文化部長李永得、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中央社董事長劉克襄、促轉會主委楊翠等人表達,中央書局是台灣人想要尋找自己、尋找台灣文化而興建的書店,對台中很多學生和老師、知識分子有很大的影響。
 中區再生基地的蘇睿弼教授在二0一六年引介上善人文基金會買下中央書局原址建物正式推動中央書局重生計畫。開幕儀式以「浪漫的力量—台灣文化的青春年代」為主題原址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