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鳥也有「導航系統」?賞鳥者可以就地找出最近鳥類的APP來了!近500種臺灣鳥種的叫聲eBird全都錄,不知名鳥類一指就能辨識」。隨著十月的國慶鳥灰面鷲過境,近期也正是各類過境冬候鳥陸續抵達台灣的時機,全台各地賞鳥活動方興未艾,但您可知道賞鳥也有「導航系統」?不只能就地找出最近地區的鳥類,還能讓您聽到近500種臺灣鳥種的叫聲。利用AI功能,當賞鳥人士遇到陌生鳥種時,也能協助判斷可能的鳥種。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建議國人觀察鳥類可運用eBird與Merlin APP兩大鳥類觀察雙神器,提升賞鳥與記錄觀察的便利。而透過「eBird臺灣」上傳資料,賞鳥者也能輕鬆貢獻資料,成為鳥類觀察的公民科學家。截至今(2020)年9月底止,由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與美國康乃爾鳥類學研究室共同合作的「eBird臺灣」,即累積近550萬筆資料,不僅是豐富特生中心「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資料庫的大功臣,也是eBird全球賞鳥紀錄平台的首屈一指的資料貢獻者,將台灣的賞鳥紀錄活躍度推升至全球排名第七,東亞名列第一。
農委會特生中心指出,大量的鳥類紀錄,透過大數據及人工智慧(AI)產生更多的可能應用。eBird APP 讓國人賞鳥者可快速且方便地留下紀錄,累積大量的資料。Merlin APP則是數位影音圖鑑,是一個以鳥類、時間、地點、照片及錄音資料結合而生的知識庫,可讓賞鳥者藉由簡單的五個步驟,辨識鳥種。當賞鳥遇見不認識的鳥種時,可以在首頁選擇「開始鳥種辨識」,接著依序簡單回答以下5個問題:「你在哪裡看到這隻鳥?」、「你何時看到這隻鳥?」、「鳥的大小?」、「主要的顏色?」及「活動位置?」。Merlin馬上就會透過鳥類紀錄、照片的大數據,迅速提供你可能的鳥種。此外,提供上傳清晰照片,也可以在首頁選擇「照片辨識」,直接利用AI功能,協助判斷可能的鳥種。
Merlin APP全球約有47萬人使用者,遍及156個國家。與eBird APP結合,成為鳥類觀察雙神器,可提供協助國人賞鳥探索與學習。對於公民科學而言,也可提升資料正確性。目前台灣廣義曾參與賞鳥活動者約有30萬人,預期將是鳥類觀察APP的潛在使用者。特生中心提醒使用者可先在手機上下載安裝「Merlin」APP後,進一步安裝專屬臺灣的鳥類資訊包,資訊包中含有有462種臺灣鳥種的特徵介紹、叫聲和分布地圖。這是目前唯一包含中文簡介、照片、聲音及分布資訊的鳥類探索APP。特生中心建議對鳥類觀察有興趣的入門者,可透過APP加快學習及增進野外觀察辨識的正確性,也期望藉此吸引更多愛好賞鳥生態的旅遊者,一起加入公民科學家的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