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廿九日召開年度院士會議,首次透過結合實體及線上方式,召集歷屆工研院廿三位院士,以「全球經貿重整秩序,台灣產業新定位與新契機」為主題,為產業升級與轉型提出建言,行政院科技政委郭耀煌亦親臨與會。
工研院表示,院士們都認為台灣的下一步,應首重加強數位科技的能力與人才培育,同時結合台灣ICT優勢,以智慧醫療、循環經濟等跨領域創新建構產業鏈,才能為台灣產業找尋國際新定位與市場新契機。
工研院院士指出,面對數位科技所帶來數位轉型的趨勢,再加上各國製造業在地化的需求將迫使製造廠商需要全球布局,台灣要翻轉思維,重新學習合作方式與利益的分享,建立服務系統,並由政府帶頭、民間參與,創造成功案例。因此,台灣應發展使用者為中心的系統架構,形成智聯網的數位經濟;整體產業由應用端聯合發展,從ICT、軟體到服務,產品要便於使用,系統架構平台設計很重要,從功能模組到末端應用可以同時發展,以世界為市場邁進。
院士也指出,傳統產業與高科技同等重要,水泥、石化等傳統產業提供電子產品所需的材料,在傳統產業的轉型面向上,廢棄物與二氧化碳排放是全世界的問題,需要發展碳捕捉技術、廢棄物處理技術與方式,也需要檢視調整相關法規。台灣傳統產業結合ICT科技,可將廢棄或剩餘的原料轉化為更高階的材料,創造新的商業模式讓廢棄物產生更高的經濟價值,行銷全世界,也解決能資源的浪費,院士們也強調人才培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