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縣七十個社區照護據點完成智慧型生理量測設備佈建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衛生局積極整合政府、民間資源與智慧科技,推動社區長照站與照護圈的建設,除提供智慧量測服務外,更與世界趨勢接軌,將肌力列為量測服務的重點項目之一。目前,花蓮縣有七十個社區照護據點已完成智慧型生理量測設備佈建,除常見血壓、體重量測外,亦增加握力、坐站速度及行走速度等肌肉量測,於社區即可瞭解長者是否有肌肉衰弱現象。而所有的量測數據亦整合至雲端,可提供衛生局未來對於民眾長照與健康施政與方案擬定的輔助依據。
 花蓮縣衛生局去年底獲得經濟部工業局補助「社區基層衛生所及長照健康照護智慧化計畫」,規劃優化社區長照力,昨日在花蓮市民生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舉辦「社區據點暨照護圈服務交流會」,以預防跌倒為課題,讓長者瞭解肌力訓練的重要性。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男性長者平均五人就有一人罹患肌少症,女性長者則平均每六人就有一人。根據研究顯示,肌少症不僅會影響老年生活品質,更可能造成失能,甚至生活無法自理以及死亡的風險。只要適當的運動與充足的營養,肌少症是可以預防的。
 昨日活動現場,透過講座形式分享關於肌少症與肌力訓練的相關資訊,更設計了簡單且趣味的體適能訓練,讓長者平日即可簡易執行以達到鍛鍊肌肉耐力與柔軟度的效果。為鼓勵民眾積極主動的使用社區據點的各項生理量測設備與服務,提升定期追蹤健康狀況的觀念,浩鑫公司規劃了健康鑫紅利積點辦法,期透過獎勵兌換制度,可以提升民眾自主量測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