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史料新發現!長度達九九二公分的一九四0年代高雄臨港線路線圖,是目前發現全台灣最長的鐵道用地買收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透過百年史料「鳳山地政」展首次公開,讓學者專家在研究高雄歷史的過程中提供新的研究視角。
文化局與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聯手地政局於二0一七年起,針對鳳山地政事務所日治時期留存土地文書進行檔案整理及數位化工作;今年完成史料彙編及數位化網站第一階段的成果,將公布三百筆,共三萬餘頁之日治時期高雄州土地史料,期盼透過史料公佈,厚實「高雄學」研究的動能。
文化局主祕劉秀英表示,這批史料的公開,不僅可藉以了解日治時期高雄城市發展軌跡,更是觀察台灣近代化土地行政如何落實並影響一般社會大眾的重要文獻。
地政局主秘陳惠玲提到,土地買收(現稱土地徵收)攸關民眾利益所以會永久保存,在經過八十年的塵封再現,透過各方努力讓更多人了解高雄歷史發展,因此在高雄一百的時刻更顯珍貴。
高史博館長王御風說,此批史料包含十一月一日即將開幕的「逍遙園」大谷光瑞「大谷光瑞猊下買收書類」的史料以及許多有趣的史料,期待更多文史學者的研究解讀。
此批地政史料由日治時期即已設立的鳳山地政事務所倉庫中發現,共有一八六九冊,超過十萬餘頁,涵蓋時間由一九0四年起至一九四五年止,所涉及區域為今高屏兩縣市,為闡述高雄土地利用的重要文獻,包含一九三0年代的戲獅甲工業區的配置圖、長達九公尺的高雄市鐵道用地的地籍圖、一九四0年的高雄港築港預想圖等。